-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南省邓东海高中政治名师网络工作室
湖南省邓东海名师工作室出品 执笔人:邓智芳 道县第一中学;审稿人:彭国超 东安县第一中学。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高中思想政治
年级
高二
学期
春季
课题
把握适度原则
教科书
书 名: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7月
教学目标
1. 理解度与适度的含义,适度原则的含义。
2. 准确把握质量互变,掌握适度原则。
3. 遵循适度原则,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抓住事情的关键节点,合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理解事物质与量的统一在“度”中2.掌握适度原则。教学难点:
1.理解事物质与量的统一在“度”中。2.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
3.掌握适度原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探究与分享】
《论语·先进》载:“子贡问:‘诗与商也孰贤?’ 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 ‘然则师愈与?’ 子曰: ‘过犹不及。’ ”
思考:孔子所说的“过犹不及”,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指导意义?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点评:①过犹不及强调的是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要坚持适度原则,事情做过了头,就和没有做一样,都是不可取的。②在学习生活中,勤奋是好事,但若过度勤奋而伤及身体健康,就适得其反了。
新课讲授:
出示课题目录。
适度的含义
1、事物质与量的统一体现在“度”中
(1)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
在度的范围内,质与量相互结合、相互规定。当量的变化达到或超出定量限度时,事物就开始发生质的转化。
(2)关节点:是事物量变达到的极限,是引起质变的节点。
(3)度与关节点的关系: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关节点或临界点,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
教师:我们通过“相关链接”“水的三态变化”来理解度及关节点的含义。
2、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
①区分的根本标志:事物的变化是发生在度的范围之内还是超出度的范围。 ②原因:在度的范围之内,事物的质保持不变,质规定着量的运动范围或变化幅度;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质就发生,质与量的统一就会破裂。
教师:要求我们在实践活动中遵循适度原则。
【探究分享】生活的常识告诉我们,处理事情要适当、适度,切忌走极端。比如,服药治病,剂量必须适当,用量过少治不了病,用量过多会造成药物中毒。又如,适当给作物施肥有助于其生长,肥量过多反而不利于作物生长。
思考: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道理?你对学习与娱乐二者关系的把握是否适度?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高中生的学业负担较重,适度娱乐,可以放松身心,陶冶情趣,开阔视野,促进学习,但如果过度娱乐,则可能耽误学业,影响身心健康。因此,我们要把握好学习与娱乐的关系,找到学习与娱乐的度,制订自己的适度娱乐计划。
3、掌握适度原则
(1)必要性:为了保持我们所需要的事物特定的质,应当把事物的变化控制在度的范围内,防止过犹不及。
(2)含义:从思维方式上说,适度原则就是要在“度”的范围内寻求和把握事物发展的适当程度的原则。适当就是幅度“得当”,而不是“失当”
(3)如何遵循适度原则
① 防止过犹不及。适度原则要求我们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把握好“分寸”,不犯极端化错误。
【例】:服药治病,剂量必须适当,用量太少治不了病,用量过多会造成药物中毒。又如,适当给作物施肥有助于其生长,肥量过多反而不利于作物生长。
② 需要“得中”,就是把持有度,合适且正好。就是要保持我们需要的事物的质的状态。并不是被动地适应事物的存在状态,积极地认识和推动事物发展到最佳的状态。
③ 不能限于“得中”,当我们不需要事物的某种质的状态时,就要创造条件积极促成事物的质变,使其达到我们所期望的存在状态。
【例】:1949年,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的势力仅仅龟缩在长江以南的地区。国民党当局打着和谈的名义,妄图积蓄力量,伺机反扑。为了彻底推翻蒋家王朝,建立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提出“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口号。毛泽东在他的诗中写道:“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特别提醒】 “中”是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得中”是区别于折中主义的思维方式
【相关链接】
(1)折中主义的含义:
企图把对立的思想、观点和理论无原则地调和拼凑在一起的做法。
(2)特征和表现:
①把矛盾双方等同起来,不分主次;
②把对立双方调和起来,混淆是非;
③在原则问题上模棱两可,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坚持的立场。它是一种无原则的思维方式,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表现形式。
教师:比如在与人交往中,折中主义表现为无明确的做人原则和立场,使人人满意但又不得罪任何人,盲目追求“一团和气”的一种态度,就是我们通常所说得左右逢源、八面玲珑、各方讨好等。这其实不利于人与人之间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厂区道路安全》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课标].docx
- 2025年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必考题.docx VIP
- 电子采矿许可证样式、编目要求.docx VIP
- 第5章大数据促进医疗和健康.pptx VIP
- 2024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二模) 英语试卷(含答案)原卷.pdf
- 2024年国家安全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1-250题).doc
- 食醋生产卫生规范.pptx
- 历史论述题常见观点及论述范例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docx VIP
- 2025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数学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 完整版2025.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