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实地调查报告
时间:2012-03-16
地点:洛碛镇迎祥村、长寿晏家川维码头、涪陵天子殿码头、丰都龙驹码头
调查人员:付旭辉、谢龙
水文信息
站名:
寸滩
站名:
寸滩
水位(m):
165.76(14时)
水位(m):
166.13(14时)
流量(m3/s):
/
流量(m3/s):
3980(14时)
站名:
朱沱
水位(m):
197.16(m)
流量(m3/s):
2920
一、洛碛镇迎祥村调查概况
1、洛碛河段概况
洛碛至长寿河段位于重庆下游约50km,地处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内,长约30.5km,出口距三峡大坝约532km,是川江上宽浅、多滩的典型河段之一。三峡水库156m蓄水前,洛碛河段基本为天然河道。2006年4~10月河床冲刷泥沙63.7万m3。2006年10月三峡水库156m蓄水运用后,洛碛河段出现累积性淤积,2006年4月至2010年11月累计淤积泥沙1125.7万m3,河床淤积主要集中在洲滩部分,河段内上洛碛、下洛碛、风和尚和码头碛四个典型浅滩河段滩、槽大小及分布格局未发生明显变化。
2、实地观测
根据实地观察,河水比较清澈,水体含沙量较小,河中无输沙路线;河边因波浪的作用,水流扰动,使水体较为浑浊;河水流速较小;有采沙船正常作业及航行;岸边可见大砾石。
图1 洛碛镇河段
二、长寿晏家川维码头调查概况
1、河段概况
在2007年156m蓄水期间,库区回水至洛碛河段附近,洛碛到李渡河段2006年10月~2007年10月共淤积了561万 m3,单位河长淤积量为5.7万m3/km。其中,2006年4月~2006年10月该河段为冲刷,共冲刷了437万m3,单位河长冲刷量为4.4万m3/km。
2008年175m试验性蓄水后,泥沙淤积有所增多。铜锣峡至李渡镇河段2010年共淤积2072万m3,其中2009年11月至2010年4月冲刷189万m3,2010年4~11月淤积2262万m3。
2006年10月~2010年11月铜锣峡至李渡镇河段累计淤积了2835万m3,单位河长淤积量为28.7万m3/km。
2、实地观测
根据实地观察,河水比洛碛镇河段清澈;水体含沙量较小,河中无输沙路线;河边因波浪的作用,水流扰动,使水体较为浑浊;河水流速较小,江面比较平静;岸边泥沙颗粒很细,卵石颗粒较小。
图2 长寿川维码头河段
三、涪陵天子殿码头调查概况
1、河段概况
蓄水以来,2003年3月~2007年10月间李渡至涪陵河段累计冲刷300万 m3,单位河长冲刷量为24.0万m3/km。
2010年该河段总体表现为“汛淤枯冲”,累计淤积213万m3,其中2009年11月至2010年4月间“冲刷”48万m3,2010年4月至11月淤积261万m3。
2003年3月至2010年11月间该河段冲淤积基本平衡,累计略淤4.0万m3,单位河长淤积量仅为0.3万m3/km。
2、实地观测
根据现场观察,河水比长寿河段更清澈;水体含沙量更小,河中无输沙路线;河边因波浪的作用,水流扰动,使水体较为浑浊,清水与浑水边界清晰;河水流速较小,江面比较平静;岸边泥沙颗粒很细,卵石颗粒少见。
图3 涪陵天子殿码头
四、丰都龙驹码头调查概况
1、河段概况
涪陵到丰都河段处于135-139m蓄水变动回水区近末端位置,但进入156m和175m试验性蓄水后,该河段水位抬高也较明显,已为库区常年回水区,出现累积淤积状态。
随着三峡坝前运行水位的不断抬高,奉节至涪陵段泥沙淤积强度有所增大,泥沙淤积量占淤积总量比重逐渐增加。
2003年3月至2010年11月涪陵到丰都河段淤积量为3416万m3,单位河长淤积量62.0万m3/km。
2、实地观测
根据现场观测,河水比涪陵河段更清澈;水体含沙量更小,河中无输沙路线;河水流速较小,江面比较平静;岸边泥沙颗粒很细,卵石颗粒少见。用自带的河底观测仪器在河段主要淤积区(距岸100米左右,水深25米左右),进行床沙淤积形态观测。仪器从水面放入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水体清晰,到接近河底,可以看到清晰的淤泥床面。采集沙样。
图4 丰都河段
3 床沙级配
对采集的沙样,用粒度分析仪做级配分析,分析2次的结果如图5所示。中值粒径分析为D50=6.88?m和D50=8.704?m。
图5 丰都河段床沙级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