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叙事
《烛之武退秦师》的第一课时,我将“自主疏通字词,了解烛之武退秦师的基本故事内容,体会烛之武说辞的语言艺术”定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我两个班的学生的文言基础较为薄弱,对于文言文阅读存在着畏难心理,因此我从上学期开始就鼓励他们在做文言文阅读题目时利用参考译文和工具书自主积累字词,培养文言文的语感,以读懂文言文。这次在课上将疏通文意的部分交由学生自主,也就是希望他们能够意识到,他们是能够读懂文言文的。(况且《烛之武退秦师》这个历史事件还是比较易懂且有趣的。)
在了解了整个故事之后,学生将目光聚焦于文章的核心部分,也就是烛之武游说秦穆公的外交辞令,进行了分析。烛之武的劝说牢牢抓住了秦国亡郑与舍郑之间的利害关系,从亡郑于秦无利到舍郑让利于秦再到亡郑于秦有害,三个层次层层深入,又包装了“以退为进”“谦恭有礼”“语气词+反问句”等语言艺术,成功说服秦国撤军,瓦解了秦、晋对郑国的围困。
在初步体会了烛之武说辞的语言艺术之后,我参考了楼老师的设计,布置了将第三段改编成课本剧的作业。晚上批作业,发现不少同学在改编的过程中加入了很多自己对于人物的理解,其中有的很值得探讨,于是做了如下两张课件:
第一张展示的是对于同样一个句子,同学们不同的处理方法。他们都在原句的基础上增加了自己的理解,展现出来的烛之武的形象是完全不同的。第二张展示的是秦穆公对于烛之武的话的反应。因为原文中对此并没有描述,这就全是学生的创造了。
我让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烛之武、秦穆公,让他们念不同的台词,并采访每个“烛之武”“秦穆公”他们说这句话的心理。有一个“烛之武”表示,他就是一个直肠子,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有一个“秦穆公”说,老师我觉得我不配坐这个位置(即国君之位),我太傻了。看的同学笑得很开心,演的同学也非常投入,不必我多言,他们完全意识到了文字在何种程度上影响着人物。在短小精悍的文言文中可能只需一个字,或是表情或是动作,就能够让我们精准地感受到人物特点,而当我们用文字去再现这个人物时,却也可能因为一念之差而导致OOC(与角色不符)。
课上也有意外之喜,班上的同学在演绎第一个秦穆公时,融入了自己对于秦穆公的理解,充分运用他的神态、声音、动作等,将“有点道理。但,我还是想攻打你们郑国”这一句原本有些鲁莽、粗直的台词演绎得很深沉、威严、强大。于是我们又探讨了,如果把刚刚这位“秦穆公”的表演转化为文字,需要在原句上进行怎样的补充。
其实,多数同学在完成改编课本剧的作业时,大都是无意识地加入自己的理解,让人物语言更加活泼有趣,甚至会添加一些网络用语,但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这样的写作意味着什么。但也有不少同学已经在有意识地分析人物形象,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还原人物形象。例如我们在第一课时上分析到了语气词和反问句,便有同学很好地运用这些元素,将烛之武有礼有节、足智多谋、沉稳老练的形象展现出来。通过此活动,我们不仅仅是在分析人物形象,也是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文本解读结合自己的创作,真正意识到文字的力量。
这之后,我将“夜缒而出,见秦伯”和“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这两句话交由同学解读,丰富他们对于烛之武和秦伯两人形象的理解。特别是秦伯“使人戍之”的这个行为,实则是为之后的《蹇叔哭师》埋下伏笔。从这个角度看,秦穆公的做法是十分意味深长的。也由此启发同学们意识到,读史不能够停留于事实表面,而要学会去挖掘文字背后隐含的大量信息。
然后,我们把视线从第三段上移开,转而思考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为什么要这么写,借此引入了《左传》对于“礼”的重视和孟子“春秋无义战”的评价。在对比之中,让学生意识到其实“利”才是诸侯之间军事、外交活动的准则,但在某种程度上,诸侯依旧受到“礼”的制约,却也可以将“礼”反作用于对手,加深他们对于“礼崩乐坏”的理解。
【教学反思】
表演的这个活动其实是周二晚上改作业时临时决定加在课堂中的,想法还很粗糙,而且在课堂上花了一定的时间,我只能扔掉一些文言知识的落实,转而设置为课后作业。上课期间也存在因为学生过于兴奋,不好控场的问题。但是,我觉得它的作用在于,将文本与学生联系起来。比起单纯的对于文本的人物分析,学生可能会觉得这与他们是有关的,使他们产生对于这几个人物、这篇文本的情感连接。第一单元的文言文上到了第四篇,越发感受到自己在教学上的不足,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这篇课文的上课思路主要是受到了楼老师《烛之武退秦师》第一课时的启发,向师姐学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语文:小学语文论文-农村作文教学要善于开发资源-人教版新课标.docx
- 高中语文:小阅读简答题(上课用).docx
- 高中语文:小阅读简答题(预学).docx
- 高中语文:小阅读选择题(上课用).docx
- 高中语文:新高考卷现代文阅读Ⅱ押题卷(解析版).docx
- 高中语文:信息收集,资源共享,引导灵动,生成精彩.docx
- 高中语文:选必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柳剑.docx
- 高中语文:选必上第一段单元群文阅读.docx
- 高中语文: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二.docx
-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老人与海(节选)》.docx
- 高中语文:主题01 致敬生命尊严,悲悯不能隐入尘烟-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之素材月月控.docx
- 高中语文:专题03 社科文阅读精选20题(上海专用)(解析版).docx
- 高中语文:专题03 双文本文学类阅读精选20题(全国甲卷区专用)(解析版).docx
- 高中语文:专题04 古代诗歌阅读精选20题(五省专用)(解析版).docx
- 高中语文:专题05 名著阅读精选20题(北京专用)(解析版).docx
- 高中语文:专题06 传记类文言文阅读精选20题(上海专用)(解析版).docx
- 高中语文:专题06 文学类阅读(单文本)精选20题(天津专用)(解析版).docx
- 高中语文:专题06 语言文字综合运用精选20题(解析版).docx
- 高中语文:专题08 微写作精选20题(北京专用)(解析版).docx
- 高中语文:专题08 语言表达精选20题(天津专用)(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