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专题08 微写作精选20题(北京专用)(解析版).docx

高中语文:专题08 微写作精选20题(北京专用)(解析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4 PAGE 7 专题08 微写作精选20题(解析版) 北京专用 一、微写作 1.微写作。 临近高考,班级将举行“复习有法”主题班会,请你为大家介绍整理语文学科笔记的经验。要求:语言简练,条理清晰。150 字左右。 【答案】示例: 1.不要记得太紧太密,每页右边留下约1/3的空白处,以便日后补充、修改。 2.用词用语要简洁浓缩。 3.写字速度要快、字迹不必要求太高,能看清就行。 4.注意听课与看书结合,有些内容可直接在书上批注。 5.用不同颜色的笔,一般的用蓝色笔写,重要的内容用红色笔写,这样便于以后复习只需看一下提纲然后进行联想。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 写作类型:说明类微写作 审题:题干要求简要介绍整理语文学科笔记的经验,条理清晰。注意是整理“语文学科”的笔记,要符合语文学科特点,比如可以分为课堂笔记,即老师讲的重难点;知识点整理笔记,如文言文知识点整理;作文素材积累笔记等。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从其他方面介绍个性化的整理经验。 写作思路:根据题干要求,应当简要介绍自己整理语文学科笔记的经验。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实际情况,采用分点作答的形式,来介绍自己日常学习时做笔记的体会。主要介绍自己的具体做法,要适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如第一步,忆。“趁热打铁”,课后即抓紧时间,对照书本、笔记,及时回忆有关的信息。第二步,补。课堂上所做的笔记,因为是要跟着老师讲课的速度进行的,一般的讲课速度要比记录速度快。于是笔记就会出现缺漏、跳跃、省略甚至符号代文字等情况。在忆的基础上,及时作修补,使笔记有“完整性”。第三步,改。仔细审阅笔记,对错字、错句及其他不够确切的地方进行修改。第四步,编。用序号对笔记内容进行提纲式的、逻辑性的排列,注明号码,梳理好整理笔记的先后顺序,使笔记有“条理性”。第五步,分。以文字(最好用红笔)或符号、代号等划分笔记内容的类别。比如,哪些是字词类,哪些是作家与作品类,哪些作品(课文)是分析类,哪些是问题质疑、探讨类,哪些是课后练习题解答等。为分类摘抄做好准备,使笔记有“系统性”。 2.微写作。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学校计划举办以“埋下一颗智慧的种子”为主题的校园读书活动。请你为这一活动设计一幅宣传海报,并简要说明设计的意图。要求:富有创意,条理清晰,理由充分。 【答案】示例:海报背景为由上而下的一束光照射在书页上,右侧标有一列文字“埋下一颗智慧的种子”。海报的主体是一本打开的书册,书页由下向上有层次的展开,最上面的书页呈现出种子发芽后的胚芽形状,整幅画面以打开的书册为主体,以胚芽寓示智慧的种子发芽,寓意读书增长智慧,一束光寓意读书照亮人生。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 写作类型:实用类微写作。 审题:本题写作的背景信息是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具体写作情境和要求是为校园读书活动设计一幅宣传海报,这种写作情境要求以提倡读书为表达内容;“埋下一颗智慧的种子”,限定了写作主题,把书籍比作智慧的种子,凸显书籍对于人生学习成长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是说明海报的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就是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包括海报主要内容、设计海报的目的,以及表现的手法等。 写作思路:首先指出海报设计的主题是“埋下一颗智慧的种子”,在海报上以文字形式呈现出来;然后结合画面内容解读,如设置的背景画面,画面的主体形象,以及形象寓意等。本题应紧扣“埋下一颗智慧的种子”的主题进行解读,如“种子”和“书籍”的形象如何呈现;最后扣住“读书日”表达海报设计的主题等。注意逻辑清晰,准确揭示寓意,富有创意,表达合理。 3.微写作。 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寻常巷陌……家乡的风物总会牵动着我们的情思。请你以“家乡的风物”为题,写一段抒情文字或诗歌。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不超过150个字。 【答案】示例: 家乡的风物 每当夜幕降临,我尤想念家乡的风物。 我看过峰峦如聚,终是家乡的山镌刻心底,他们不似五岳巍峨耸立,不似黄山清秀峻美,他们是被火山熔浆孕育过的火山岩,集奇山、秀水、怪石为一体;我游过大江南北,终是家乡的水汩汩含情,那里碧波荡漾,如境的湖面,映进天空的湛蓝与云朵的澄净。 家乡的风物,我情有独钟。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 类型:这是一道抒情类微写作题目。 写作要求:材料给我们设定了抒情对象,是“家乡的风物”。家乡是我们情感的栖息地,有很多人、事、物、景定格心底,成为挥之不去的风景,所谓“风物”,即“一个地方特有的景物”,它可以是“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寻常巷陌……”,写作中要以物寄情,以景传情,以人诉情。同时还要注意文体的要求是“一段抒情文字或诗歌”,要做到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字数要求是不超过150个字。 写作思路:首先要明确写作对象,即抒情对象——家乡风物,以做到话题明确,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