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装在套子里的人 教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分析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领会小说幽默讽刺的艺术风格。 2.能掌握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 3.认识沙皇的专制统治,认识别里科夫这个“套中人”的社会意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小说人物、情节的讨论分析,从中认识别列科夫的人物形象及塑造方法。 教学难点:幽默讽刺的艺术手法,“套中人”的社会意义。 教学方法 课文细读、讨论、读写结合、单元整合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外国文学中,有三位名声响当当的短片小说家。他们是——(让学生说)欧亨利、莫泊桑和契诃夫。今天我们要一起来阅读的是契诃夫的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鲁迅评价他是“我最喜爱的作家”,托尔斯泰说他是一位无与伦比的作家。有人说他是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情趣隽永、文笔犀利的幽默讽刺大师。契诃夫在批判什么呢?他是如何做到幽默讽刺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起去欣赏品读。 二、教学过程 (一)说套子,识人物(从夸张的人物特征去感受小说风格) 1.这篇小说的题目是《装在套子里的人》,那么我们首先来说说“套子”。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数一数别里科夫身上有多少个套子,把它们圈画出来。 雨鞋,雨伞,棉大衣,伞套,表套,刀套,脸套子,衣领,黑眼镜,羊毛杉,堵耳朵眼的棉花,车篷,壳子。“古代语言” “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政府的告示”“报纸上的文章”“房子、卧室、帐子、被子”“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 2.概括别里科夫人物形象。 别里科夫为什么要把自己包得这么严实、装进套子里面,从这里你可以看出他是个什么性格的人。 因循守旧,畏首畏尾,思想保守,行为拘谨…… 3.从他的人物形象塑造上面,可不可以感受到契诃夫那种幽默讽刺的风格? 人物塑造上十分夸张荒谬,保守到极致,比如说连那削铅笔的小刀都装在一个小套子里、在耳朵里塞棉花,这些细节描写都是十分夸张,极具讽刺意味的。 4.总结:别里科夫身上有多少套子呢?我想是数不清的。除了小说里已经具体写出来的以外,其他有没有了呢?我看肯定还有。这些套子,有些是看得到的,有形的;有些是看不到的,无形的,也就是思想上的。他身上有很多很多这样的套子套在他身上,让他变成了一个因循守旧、畏首畏尾的人。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认识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以及从夸张的人物塑造中感受契诃夫幽默讽刺的艺术风格。 (二)叙“套子”,品人物(梳理情节,从夸张滑稽的情节中感受小说风格) 1.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别里科夫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请同学们要概括。 漫画事件:一个促狭鬼给别里科夫和华连卡画了一幅漫画,让别里科夫难看极了。 自行车事件:别里科夫看到科瓦连科和华连卡上街骑自行车,他觉得不成体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