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2
PAGE 1
专题04 古代诗歌阅读精选20题(解析版)
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云南地区专用
一、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念奴娇
朱敦儒
插天翠柳,被何人,推上一轮明月?照我藤床凉似水,飞入瑶台琼阙。雾冷笙箫,风轻环佩,玉锁无人掣。闲云收尽,海光天影相接。
谁信有药长生,素娥新炼就、飞霜凝雪。打碎珊瑚,争似看、仙桂扶疏横绝。洗尽凡心,满身清露,冷浸萧萧发。明朝尘世,记取休向人说。
【注】1147年初秋,由于朝廷内投降派得势,爱国志士被纷纷斥退,收复中原日益渺茫,词人的一腔热忱付之冰海,满怀的期望变成极度的失望,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三句描写了词人深夜仰望天宇时的所见之景,“推”字形象地写出月亮运行的态势。
B.上阕中“雾”“笙箫”“环佩”等意象悠远、冷清,营造出清幽冷寂、与世隔绝的美丽仙境。
C.下阕以写景开篇,并由景人情,表现词人渴望超脱尘世,给自己的心灵以洗礼。
D.结尾两句突出词人对月下幻梦的珍惜,表达不为外人道的隐逸脱俗的情怀,语意深沉。
2.这首词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请简要分析。
【答案】1.C 2.①用典:写月中嫦新炼的凝霜,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②想象丰富:明月好像被人推上天空,月宫中仙女起舞的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气息。
③大胆的夸张:翠柳能直插云际,自己能飞入瑶台,表现了超脱世俗的想法,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C.“下阕以写景开篇”说法错误,“谁信有药长生”是设问句,并没有描写景色,所以下阕是以设问句式开篇。作者自问自答,对于长生不老药这一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的能力。
运用典故。“谁信有药长生,素娥新炼就、飞霜凝雪”写了关于月宫的传说,据说有玉兔捣药,这药可以使人延寿的,然而月中只有“素娥新炼就”的“飞霜凝雪”而已,并没有什么长生不老药。这是用典的手法,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想象丰富。“插天翠柳,被何人、推上一轮明月?”词人想象“明月”如同被推上去一样,不知不觉便出现了;还想象出天上仙子们大约正随音乐伴奏而飘飘起舞。词人用奇思幻想将这首词推向了一个想象的高度,具有浪漫主义气息。
大胆的夸张。开篇“插天翠柳”写“翠柳”伸向天空,“飞入瑶台琼阙”写自己飘飘然“飞入瑶台琼阙”,作者采用大胆的夸张手法,表现了超脱世俗的想法,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寄宇文判官
岑参
西行殊未已,东望何时还。
终日风与雪,连天沙复山。
二年领公事,两度过阳关。
相忆不可见,别来头已斑。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西行还未到达目的地就已回首东望,突出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与沉痛之情。
B.成天面对狂风和暴雪,满眼都是沙漠山丘,诗人所处的自然环境之极端恶劣见诸笔端。
C.结尾两句写诗人与友人相互思念却不得相见,自从二人分别后自己两鬓都已斑白。
D.这首诗采用夸张的手法来描写边塞壮阔景色,堪称岑参边塞诗歌的典型代表。
4.前人评价此诗说:“看似平淡,实则蕴含真情。”请以颈联为例对此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3.D 4.①颈联叙述诗人从事公职已历两年,两度经过阳关,简洁朴素,明白如话,“看似平淡”。②如此平常的话语中表现时间延滞、路途之遥,写出诗人对外生活已经厌倦出诗人乡之苦、愁苦之深。
【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D.“这首诗采用夸张的手法来描写边塞壮阔景色,堪称岑参边塞诗歌的典型代表”错。这首诗并未运用夸张的手法,本诗沉郁伤感,不能算作“岑参边塞诗歌的典型代表”。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
颈联“二年领公事,两度过阳关”意为“我从事公职已历两年,曾两度经过阳关”。
“二年”“两度”,“领公事”“过阳关”,语言简洁,叙事朴素,明白如话,“看似平淡”。
诗人紧扣“二年”“两度”二词,平常的话语中蕴含无奈之情,流露出时间延滞,路途遥远之感,表明诗人对域外生活已经十分厌倦,如此则更见思乡之苦,思乡之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早雁
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频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注】①本诗写作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八月,当时北方回鹘族乌介可汗率兵南侵,引起边民纷纷逃亡。杜牧当时担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刺史。②仙掌,汉代建章宫有金铜仙人舒掌托起承露盘。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回鹘人秋日打猎,交代大雁早飞的原因,也暗指回鹘人侵略唐朝。
B.颔联用视听结合的手法,描绘夜晚大雁南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语文:小学语文论文-农村作文教学要善于开发资源-人教版新课标.docx
- 高中语文:小阅读简答题(上课用).docx
- 高中语文:小阅读简答题(预学).docx
- 高中语文:小阅读选择题(上课用).docx
- 高中语文:新高考卷现代文阅读Ⅱ押题卷(解析版).docx
- 高中语文:信息收集,资源共享,引导灵动,生成精彩.docx
- 高中语文:选必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柳剑.docx
- 高中语文:选必上第一段单元群文阅读.docx
- 高中语文: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二.docx
-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老人与海(节选)》.docx
- 高中语文:专题05 名著阅读精选20题(北京专用)(解析版).docx
- 高中语文:专题06 传记类文言文阅读精选20题(上海专用)(解析版).docx
- 高中语文:专题06 文学类阅读(单文本)精选20题(天津专用)(解析版).docx
- 高中语文:专题06 语言文字综合运用精选20题(解析版).docx
- 高中语文:专题08 微写作精选20题(北京专用)(解析版).docx
- 高中语文:专题08 语言表达精选20题(天津专用)(解析版).docx
- 高中语文:专项训练二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docx
- 高中语文:专项训练三参与家乡文化建设.docx
- 高中语文:专项训练一记录家乡的人和物.docx
- 高中语文:装在套子里的人 教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