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内科学血证课件;一、概述;早在《内经》即对血证所涉及到的衄血、咳血、呕血、溺血、便血等有关病证就做了论述。
明代虞天民在所著的《医学正传·血证》中才把多种出血病证归纳在一起,统称为血证。
有关血证产生的病因病机,《内经》强调其发病与饮食、起居、伤力等原因有关。;《灵枢·百病始生》曰:“卒然多食饮,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分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
《张氏医通·诸血门》发挥:“究其所脱之源,或缘脏气之逆,或缘腑气之乖,皆能致病。从上溢者,势必假道肺胃,从下脱者,势必因为二肠及膀胱下达耳。”;
宋代《济生方·吐衄》则强调血证“所致之由,因大虚损,或饮酒过分,或强食过饱,或饮啖辛热,或忧思恚怒。”该书尤其强调火热在血证发病中的作用:“夫血之妄行也,未有不因热之所发,盖血得热则淖溢,血气俱热,血随气上乃吐衄也。”
金元医家朱丹溪在《平治荟萃·血虚阴难成易亏论》中强调阴虚火旺是造成出血的主要原因。;明代医家张景岳则尤其强调“火”与“气”在血证发病中的作用,他在《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中指出:“而血动之由,惟火惟气耳。”对临证辨别血证的病因病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有关血证的治疗,最早记载于《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篇中,创建了泻心汤、柏叶汤和黄土汤等治疗吐血、便血的有效方剂。
《备急千金要方》则收录了诸如犀角地黄汤等治疗血证确有其效的著名方剂数首。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吐血》则提出了治吐血三要法,即“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这三种治法,一直为后裔医家所推崇。;
清·唐容川《血证论·吐血》在论及血证的治疗时则提出:“惟以止血为第一要法;血止之后,其离经而未吐出者,是为瘀血……故以消瘀为第二法;止吐消瘀之后,又恐血再潮动,则需用药安之,故以宁血为第三法;……去血既多,阴无有不虚者矣……故又以补虚为收功之法。四者乃通治血证之纲领。”唐氏提出的上述止血、祛瘀、宁血、补虚等四法,仍为目前??床医家治疗血证经常使用的措施。
;(三)、范围
多种急慢性疾病所引起的出血,涉及多系统疾病有出血症状者以及造血系统病变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二、病因病机;二、病象
咳、吐、(鼻、齿、肌)衄、尿、便
热:血色鲜红+热象(实热、虚热)
虚:血色淡红+气虚(疲乏、气短、脉虚)
瘀:出血夹有血块+瘀主证(颜面黎黑,皮肤干涩,舌有瘀斑)
三、病位
咳血在肺
衄血在五官、皮肤
吐血在胃
便血在胃及在肠
尿血在肾与膀胱
;四.病性
有虚有实
实以热、瘀为主
虚为气虚或阴虚火旺
;六、病因病机
外感六淫
酒食不节
情志过极
劳倦过分
大病久病之后
等均可引起血液不循经脉运营,溢之于外而造成血证的发生。 ;1.外感六淫
外感风热燥邪,热伤肺络,迫血上溢而致咳血、鼻衄;
湿热之邪,侵及肠道,络伤血溢,从下而泻可致便血;
热邪留滞,侵及下焦,损伤尿道,络脉受损,造成尿血。
2.酒食不节
饮酒过多或过食辛辣,
一则湿热蕴积,损伤胃肠,熏灼血络,化火动血,而致衄血、吐血、便血。
二则酒食不节,损伤脾胃,脾虚失摄,统血无权,血溢脉外也可造成出血。
;3.情志过极
七情所伤,五志化火,火热内燔,气逆于上,血随气逆,溢于脉外而致出血。
如肝气郁滞,日久化火,木火刑金,损伤肺窍及肺之络脉可致鼻衄和咳血。
郁怒伤肝,肝火偏亢,横逆犯胃,胃络受伤,以致吐血。
4.劳倦过分
心主神明,神劳难过;
脾主肌肉,身劳伤脾;
肾主藏精,房劳伤肾。
劳倦过分,可致心、脾、肾之气阴损伤。气虚失摄,阴虚火旺均可致血溢脉外而致衄血、尿血、紫斑。 ;
5.病后诱发
久病热病之后,
一则可使阴津耗伤,阴虚火旺,火迫血行而致出血;
二则因为正气损伤,气虚失摄,血溢脉外而致出血;
三则久病人络,瘀血阻滞,血难归经,因而出血。
;三、诊查要点;出血的病因虽然复杂,但其共同的病理变化能够归纳为火热偏盛,迫血妄行和气虚失摄,血溢脉外这两个方面。
火热之邪中又分实火和虚火,其中外感风热燥邪、湿热蕴积和肝郁化火等均属实火;而阴虚造成的火旺则为虚火。
气虚之中又分为单纯气虚和气损及阳而致阳气虚衰等两种情况。
由火热亢盛所致者属实证,而由阴虚火旺及气虚不摄所致者属虚证。;实证可向虚证转化。
血证始为火热偏亢者,若反复发作,阴分必伤,虚火内生;
或火热伤络,反复发作不愈,出血既多,气亦不足,气虚阳衰,更难摄血。
所以,在一定情况下,属实的火热之邪引起的反复不止的出血,能够造成阴虚和气虚的病理变化;而阴虚和气虚又是造成出血日久不愈和反复发作的病因。如此循环不已,则是造成某些血证缠绵难愈的原因。;诊疗:
鼻衄:凡不因外伤或女性不因逆经所致血从鼻腔溢出者,都可诊疗为鼻衄。
齿衄:血自牙龈齿缝间溢出,并可排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摩登家庭台词剧本第一季第一集中英双语左右对照.pdf VIP
- SH 3508-2011-T 石油化工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pdf VIP
- 【培训课件】-通信建设工程-无线设备安装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2020).pdf VIP
- XJJ056-2019:住宅物业服务标准.pdf VIP
- 认识键盘ppt课件完整版.pptx VIP
- 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融入的教学策略与实践探索论文.docx
- 有色金属行业铂族金属供给专题分析报告:高集中度的多元品种.pdf VIP
- 与和榜样和偶像同行_主题班会ppt.ppt VIP
- 《教育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pdf VIP
- 20181204-安信-有色金属行业深度分析:镍,库存开始去化,镍价卷土重来.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