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中与、及两个前列连词的比较.docxVIP

古代汉语中与、及两个前列连词的比较.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汉语中与、及两个前列连词的比较 “和”和“和”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平行词。历代笔记中都使用了“互训”的方法来解释这两个词。“和,惠也”。”“及,与也。”但对两者的差异研究较少,仅有周生亚的《并列连词“与、及”用法辨析》(以下简称“周文”)及蒋宗许的《〈并列连词“与、及”用法辨析〉质疑》(以下简称“蒋文”)两篇相关论文。周文归纳出先秦两汉时期“与、及”用法上的六点不同。蒋文则认为先秦时,二者在使用时有很大的随意性,用法上的参差只是时代或地域差异而已。 笔者考察了一些语料后,认为周文提出的“与”、“及”之差,确有可商榷之处,但并不像蒋文提到的那样是由于某种原因被夸大了的。一个义场不可能出现两个完全等值的义位,“与”、“及”作为古汉语中常见的两个并列连词,虽然二者在某些例句中似乎是可以无条件互换的,但从整体来看,还是有各自不同的使用特点的。 因此,本文以整个广义的古汉语时期的语料为考察对象,从连接作用和与其他词的组合关系两方面入手,对近义并列连词“与”、“及”的差异作细致的描写和分析,揭示两者的个性。 一、 当连接两个孔时 (一) “和”的两个特点 “与”连接两项时,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可以连接形式对称的两项,如: 1. 完全相同的名称连接,是“和”的相对应使用的两个最特殊的方法 (1)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墨子·兼爱上》) 2. 唐吕岩《六东南角》 (2)东与西,眼与眉。偃月炉中运坎离,灵砂且上飞。(唐·吕岩《六幺令》) (3)迢迢文杏馆,跻攀日已屡。南岭与北湖,前看复回顾。(唐·裴迪《辋川集二十首·文杏馆》) 3. 夫亲物撰德,辨非,则非其文。《薄弱状 (4)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 (5)若夫亲物撰德,辨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周易·繋辞下》) (6)智所以相过,以其长见与短见也。(《吕氏春秋·仲冬纪》) 4. 由同组方位词修饰的中心语 (7)揆此二者,与其不得已,丧忠孝之名与亏交友之道,轻重殊涂,亲疏异画,故便收泪告绝。(《三国志·魏书七·吕布(张邈)臧洪传》) (8)城狐与社鼠,巧佞谁从庇。奴颜与婢膝,丑直谁从媚。(唐·王周《自喻》) 由于“与”连接的两项在结构上完全对称,因此,它们在意义上也是对称平等的:完全相同的前后两项,意义自然也完全相同,如例句(1);“东南西北”“前后”每组方位词在语义上完全平等,因此,由同组的不同方位词修饰的同一范畴的中心语,在语义上也是完全平等的,如例句(2)(3);一组近/反义词意义虽或近似或完全相反,但在语义上都是完全平等的。同理,由一组近/反义词修饰的中心语,语义上也是平等的,如例句(4)(5)(6);结构上相对称的词组或短语,其修饰语和中心语分别属于同一范畴,意义或相同,或相对,如例句(7)(8)。 总之,以上例句中,“与”连接的前后两项,形式对称,意义平等,带有一种对举的意味,不分主次。 (二) 他可以左守事者 “及”从不连接前后相同的两项,也极少连接前后结构语义相对等的两项。但“及”连接两项时也有自己的特殊用法,即连接“x”、“他/其他X”——“x”是具体的种概念,“X”是抽象的属概念,“及”所连接的前后两项是种概念和属概念的关系,前面的种概念属于后一属概念,且属概念前有副词“他/其他”修饰。如: (9)若铜铁及他可以左守事者。(《墨子·杂守第七十一》) 前面的具体事物“铜铁”是举例性质,比较重要,而后面的“他可以左守事者”是对前者的补充说明。在语义上,“x”比较重要,“他/其他X”则只是附带说及。 《周礼》中,“与”、“及”都可以做并列连词,连接名词性词组或短语,但是,在连接“王”、“后”、“世子”这三个地位上明显逐级递减的词的时候,只用“及”,不用“与”,如: (10)岁终则舍,唯王及后之饮酒不会。(《周礼·天官·冢宰第一》) (11)王之膳羞,共饴监,后及世子亦如之。(《周礼·天官·冢宰第一》) (12)膳夫,掌王之食饮膳羞,以养王及后、世子。(《周礼·天官·冢宰第一》) “王”和其他表职位的名词连接时,也只用“及”,不用“与”,如: (13)宰夫之职:掌治朝之法,以正王及三公、六卿、大夫、群吏之位。(《周礼·天官·冢宰第一》) (14)凡王及冢宰之好赐予,则共之。(《周礼·天官·冢宰第一》) 因此,可以说“及”连接的两项的意义是不平等的,后者在语义上相对于前者较弱。尤其连接的前后两项有着明显主次之分时,用“及”而不用“与”。 (三) 接单音节词为主,仅把“x”“不x”接起来 “与”、“及”连接两项时,有一种特殊的形式:“X与/及不X”,这里的“X”可以是动词、名词、形容词,甚至是动宾词组或句子。但是,“X与不X”和“X及不X”在形式和意义上都是不同的。 “X与不X”使用范围较广,从先秦到元明清的很多语料中都能看到,数量较

文档评论(0)

uyyyeuury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业文档制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