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温胆汤加镇心安神治疗失眠
文胆汤是唐孙思瑜的创造的。它被收录在《急金千方》中。书中言其主治证为:“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及至后世,其应用范围渐见扩大:从病性来说,不仅是治虚烦胆寒,而多用于痰热阻郁;从病位来说,已不限于心胆,凡痰热阻于肝、肺、脾、胃、大肠等部位者皆用之:从病种来说,也不限于失眠,凡呕吐、泄泻、胃脘痛、胁痛、癫狂、眩晕、梅核气等,只要属痰热内阻所致者,均可以之为治。然而,我体会,临床用于各种疾病时,除呕吐之外,大多需随症加减化裁,效果方可更加突出。举例说明如下:
一、 温胆汤加治“神神”
原方所治,是大病之后,脾胃失健,津不得运,停为痰湿,阻于少阳胆经,阳气被郁,心神受扰,所现虚烦失眠之证。此时,用温胆汤去其痰湿、清其郁热,使阳气得升,胆经得温,失眠自愈。其方名之由来,盖缘于此。
我们临床用温胆汤加镇心安神之品治疗因饮食不节,情志抑郁,化生痰热,阻遏心胆,扰乱神明引起的失眠证,多获显效。
张××男45岁82年10月24日初诊。患者素喜饮酒而嗜肥甘,近一年来经常失眠,伴轻度心悸、心烦性急,脘腹痞闷,时有恶心,口苦,大便干溏不调,舌边红苔黄腻,脉滑实。曾服多种安神之药效不显著。脉证合参,证属痰热郁阻心胆。选方温胆汤加味。药用:竹茹20克枳实10克陈皮10克姜半夏10克茯苓16克生甘草10克朱砂3克(分冲)合欢皮12克四付。
复诊,服药二付,失眠已愈,唯感脘痞。原方继服四付。
二、 加保持中气的病
泄泻有因痰热郁阻胃肠所致者。诚如《金匮钩玄》所谓:“或泻,时或不泻,或多或少是痰也”遇此,古人常有用温胆汤治疗者,今习用之。然全方之沉降不利于因痰热郁阻,脾气升发无力,水谷下趋而作泄,故此方中去枳实,改用黄芩清热,加荷叶以升提中气。
狄××男67岁82年9月6日初诊。泄泻时轻时重历时半年,西医诊为慢性结肠炎,服西药及中药参苓白术散等不效。大便日3、4行,所下为稀便或夹少许粘沫,无里急后重感。口干但不思饮,纳食稍减,时感恶心腹胀、肠鸣,舌苔厚微黄,脉滑。证属痰热郁阻胃肠。治以温胆汤加减:竹茹20克生姜10克茯苓16克法夏10克陈皮10克甘草10克黄芩6克荷叶10克四付。复诊,泄泻已止,上方减黄芩量至3克,继服4至8付,以资巩固。
三、 痰热郁阻以治胃
《证治汇补》云:“导痰汤,治痰厥心痛”此所谓痰厥心痛,即是指痰热阻滞引起的胃脘痛。导痰汤与温胆汤之差别仅在于前者有胆星而无竹茹、生姜。故我在临床上,习用温胆汤代导痰汤,且针对其疼痛的主证,合用性凉而行气理血的川楝子、玄胡,疗效更为显著。
李××男30岁患胃溃疡五年,近经胃镜复查仍系活动期。胃脘胀闷疼痛,饥时减轻,食后加重,不喜按压。时有恶心、嘈杂、腹胀、口苦、不思饮、大便干溏不调。舌苔黄白相兼而厚腻,脉滑。证属痰热郁阻中脘,予温胆汤加味治之:竹茹20克生姜10克茯苓16克法夏10克陈皮10克生甘草10克炒.枳壳10克川栋子10克元胡10克四付。
复诊,脘痛胀闷已减大半,继服四付,诸症消失,嘱原方隔日一付,继服十付以巩固疗效。
此案疗效所以显著,与按其胃脘疼痛这一主证,加用川楝、元胡有关。因痰热阻滞并不一定疼痛,惟阻而引起气血郁滞,经脉不利才发生疼痛之症。然单用温胆汤虽有行气之陈皮、枳实(方中改为枳壳),终属以清化痰热为主,行气血止痛之力较逊,故以加入川楝、元胡通行气血止痛之功为优。
四、 化气阴增加以养肝利钢
《景岳全书》说:“若痰饮停伏胸胁疼痛者,导痰汤加白芥子”这里所说的胁痛,是由痰之偏热而起,即痰热阻郁肝胆证。我曾用温胆汤适当加减,治疗此证,疗效良好。
曹××女36岁主诉于81年底开始感全身疲乏,右胁闷痛,化验肝功仅转氨酶高,其余正常。服中西药4月余,无明显效果,3月底查肝功能,转氨酶仍340 u。目前除右胁痛外,还感口苦、腹胀,纳食不香,恶心,不思饮,小便黄,大便干,舌边红,苔黄厚腻,脉沉弦。证属湿热阻滞灼炼为痰,痰热郁阻肝胆,用温胆汤加减:竹茹30克生姜10克茯苓16克法夏10克陈皮10克生甘草10克炒枳壳10克生山栀10克川黄柏10克茵陈18克焦六曲12克嘱连服10剂。
复诊,谓上药服后,胁痛大减,纳食亦增,视其舌苔黄厚已减,脉仍如前。遂于前方中加郁金10克、白芍10克,继服10付。诸症消失。复查肝功结果:转氨酶为127u,再予原方减黄柏、茯苓,续服10付,七月份来告曰:化验正常,已经上班。
此例用温胆汤,针对其腹胀、便干、口苦、舌红等,湿热俱盛之证,加黄柏、栀子、茵陈以清其肝胆湿热,加减得法,故取效较优。
五、 从痰热治结社会
癫证,多属气郁痰积而成,正如《临证指南》所说:“癫由积忧积郁……气郁则痰迷,神志为之混淆。”但是郁久亦有渐见化热而致狂者,此时则可出现痰热郁阻心胆之证。对于癫证,我体会以温胆汤合甘麦大枣汤为优。
宋××女38岁82年6月8日初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