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34 文言文阅读综合训练(二)
一、(2022·陵城区)文言文阅读。
北人食菱①
北人生②而不识菱者,仕③于南方,席上啖④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⑤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⑥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形状像牛头,紫红色,水生植物,果实可以煮着吃。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 中部和南部。果实有硬壳。②生:生于,出生。③仕:仕途,在....做官。④啖:吃。⑤北土:北国,北方。 ⑥坐:因为
1.结合自己所学知识,试着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或曰:“食菱须去壳。________
②其人自护所短。________
2.试着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①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
②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3.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试着翻译下列句子。
①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②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4.下面对文言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菱角一般生长在南方。 B.菱角属于土产品。
C.菱角生长在前山和后山。 D.南方人吃菱角不需要去掉壳。
5.你认为文中的“北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6.学习完本文对你有什么启示?
二、(2022·涧西区)文言文阅读
王冕好学
王冕者,诸暨①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②上,窃③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④,辄⑤默记。暮归,忘其牛,或年牛来责蹊田者⑥,父怒挞⑦之。己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⑧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⑨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⑩。
【注释】①诸暨:地名,在浙江省绍兴市。②陇:田埂。③窃:偷偷地。④已:完毕。⑤辄(zhé):就。⑥或牵牛来责蹊田者:有入牵着牛来责骂他们家的牛践踏田地,蹊田:践踏田地,指踩坏了庄稼。⑦挞:鞭打。⑧曷(hé):通“何”,为什么。⑨执策:拿着书卷。⑩旦:早晨,天亮。
1.“窃入学舍”中的“舍”读音为“shè”,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
A.舍得 B.房屋 C.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
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依僧寺以居”中的“以”和“我以日初出远”中的“以”意思不同。( )②句子“父命牧/牛/陇上”的朗读停顿是正确的。( )
③王冕的父母对待王冕学习这件事情上态度是一样的。( )
3.翻译句子:(王冕)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三、(2022·黄陵县)阅读。
李贺呕心作诗
贺为人纤瘦①,通眉,长指爪,能疾书。旦日出,骑弱马,从平头小奴子,背古锦囊②,遇有所得,书置囊里,凡诗不先命题。及暮归,太夫人使婢探囊中,见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
【注释】①纤瘦:瘦弱。纤,细。②锦囊:用锦缎制成的袋。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能疾书________
②书置囊里________
③及暮归________
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
3.李贺善于作诗,除了他天资聪明外,还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四、(2022·东港区)阅读。
宋人⑦有耕⑨田者。田中有株①,兔走触株②,折颈而死。因释⑥其耒而守株③,冀④复⑧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⑤。
①株——露在地面上的断树根
②走——跑,逃跑
③耒(lěi)——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象木叉
④冀——希望
⑤而身为宋国笑——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
⑥释——放下
⑦宋人——宋国的人
⑧复——再
⑨耕:耕田种地,耕者:耕田的人,农民
1.把上文段翻译成现代文。
2.读了以上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五、(2022·滑县)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入木三分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①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②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③儿之幼令④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jī)月⑤,书便大进。
卫夫人⑥见,语太常王策⑦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使有老成之智。”涕流曰:“此子必蔽吾名!”
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⑧,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选自张怀瓘《书断列传·王羲之》)
[注释]①旷:王旷,王羲之的父亲。②《笔说》:论书法的书。③蔽:埋没,耽误。④幼令:年幼时的美好才华。⑤不盈期月:不满一个月。⑥卫夫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少时曾经跟她学习书法。⑦太常王策:担任太常官的王策。⑧祝版:亦作“祝板”,祭祀时粘贴祝文的木板。
1.用下面括号中的方法理解文中加点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填写序号)
七岁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综合训练(三)-2023年小升初语文真题汇编(全国版).docx
-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综合训练(四)-2023年小升初语文真题汇编(全国版).docx
-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综合训练(五)-2023年小升初语文真题汇编(全国版).docx
-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综合训练(一)-2023年小升初语文真题汇编(全国版).docx
- 古诗词阅读综合训练(一)-2023年小升初语文真题汇编(全国版).docx
- 记事类写作综合训练-2023年小升初语文真题汇编(全国版).docx
- 记叙文(小说)阅读综合训练(二)-2023年小升初语文真题汇编(全国版).docx
- 记叙文(小说)阅读综合训练(一)-2023年小升初语文真题汇编(全国版).docx
- 句式转换与句子仿写综合训练-2023年小升初语文真题汇编(全国版).docx
- 句子综合训练(二)-2023年小升初语文真题汇编(全国版).docx
- 文言文阅读综合训练(三)-2023年小升初语文真题汇编(全国版).docx
- 文言文阅读综合训练(一)-2023年小升初语文真题汇编(全国版).docx
- 想象类写作综合训练-2023年小升初语文真题汇编(全国版).docx
- 写景状物、续写改写类写作综合训练-2023年小升初语文真题汇编(全国版).docx
- 写人类写作综合训练-2023年小升初语文真题汇编(全国版).docx
- 修辞手法辨析与运用综合训练-2023年小升初语文真题汇编(全国版).docx
- 谚语、俗语、歇后语、对联、名言警句综合训练-2023年小升初语文真题汇编(全国版).docx
- 议论文阅读综合训练(二)-2023年小升初语文真题汇编(全国版).docx
- 议论文阅读综合训练(三)-2023年小升初语文真题汇编(全国版).docx
- 议论文阅读综合训练(一)-2023年小升初语文真题汇编(全国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