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主题训练有进有退,方能通达(含解析).docxVIP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主题训练有进有退,方能通达(含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文主题训练------有进有退,方能通达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唐尚珺从2009年开始踏上高考之路,此后十二年间,一直在为自己的清华梦而努力,哪怕中间考上了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大学,他也选择再度高考。到2021年,33岁的唐尚珺已经复读了十二年,在第13次的高考中取得了591分,与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隔着90来分的距离…… 在如今多元化的价值观下,网络上针对唐尚珺的争论变得扑朔迷离∶赞成他的人,佩服其堂吉诃德式的执着--为心中理想承受巨大压力而无怨无悔;反对他的人则认为他的执着早已扭曲为偏执,似乎是在借高考来递避成长过程中应该担负的责任。这到底是一位理想主义的勇士,还是懦夫? 作为一名高中学生,你如何看待以上看法的?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写作。 有人说,要有朋友,一定要学会忍让; 有人说,处处忍让,会导致失去朋友。 请写一篇文章,可结合自身生活经历,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自定文体;(3)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进”者向前,“退”者向后,“达”者通达、豁达。“进”“退”“达”这三字包含着人生哲学与生命智慧,深蕴为人处世之道,与每个人的求学、处友、从业等具体生活实践息息相关。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孙子兵法》: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大意是说,不可以被战胜的原因,是因为做好了防守的准备;可以战胜对方的原因,是因为具备进攻的条件。防守,是由于自己实力不强,取胜条件不充分;进攻,是由于自己实力强大,条件充裕,举兵必克。善于防守的人,如同深藏于地底,使敌人无形可窥;善于进攻的人,如同神兵自九天而降,使敌人措手不及。因此,善攻善守的人,既能有效地保全自己,又能获取全面的胜利。 材料二: 进攻和防守是战争和竞技中的两种基本态势。其实人生也有两种基本态势:一是进攻型人生,一是防守型人生。进攻型人生,不甘于平凡,主动进取,勇猛强悍,但往往会走向激进与极端。防守型人生,低调不张扬,沉稳隐忍,居安思危,但往往会陷入保守与被动。 读了上述材料,在奋进新百年、共筑新伟业的时代背景下,作为新青年的你对“人生的进攻和防守”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 1.例文: 明尺度,知进退 万物都有尺度,在这个度以内,我们可以尽情地做自己想要做的东西,可如果超过了这个度,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最近,一名考生火了,因为他已经三十三岁了,从零九年到二零二一年,他连续参加了十三次高考,先后考上了“985”、“211”等多所重点高校,但他最终都放弃了,因为他的目标是中国科技大学,为此他奋斗了十三年。 对于这件事,网上有各种评论。有人认为,这是对梦想的一种坚持,拼搏和不放弃,这种精神值得学习。能坚持本心的人本来就很了不起,更何况他一坚持就是十三年,这种毅力是常人所不具备的。 但也有一部分人反对他这样的行为,认为这样做太固执了。的确,从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少年,到现在三十岁余的大叔,十多年都在为同一件事奋斗,而人生并不是只做一件事,他在读书的同时,忽略了一个现实问题,比如家庭生活状况、经济问题、成家立业等问题,更何况在这十数年期间,不是没有考取,但他只是坚持己见,未免有执拗之嫌,因此,有些人是反对这样做的。 以上这两种意见各有各的道理,毕竟本来也没有明确的对错,但在我看来,我是同样不支持他这样长期坚持复读行为的。 都说高考是人生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它很大程度上决定你以后的生活方式和发展道路,但它并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事实上就算我们考试失利,以后的人生道路就一定是遭受了重大的挫折的吗?没有了光明了吗?不是,并不是的。只能说高考是我们通往成功的一条捷径,但不是唯一的一条路,往后的人生那么长,谁又说得准一定是怎么样呢?这个考生花费了十多年达到了自己的目标,值得这样做吗?在最好的年纪选择奋斗这本身没什么错,可若是将十余年的青春全浪费在上面,未免有些可惜。十来年的时间里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领略祖国大好河山,与朋友聊天逛街,自己创业…… 人生那么美好,为什么要花那么久时间实现一个理想呢?有时候不能只考虑自己,也要为自己的亲人多想一想,他家在农村,家庭并不富裕,这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