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学二年级へ四年级数学单位换算及易错题
一、单位换算
时间单位:(时、分、秒)进率是:60
1 时=60 分 1 分=60 秒 1 日=24 时 1 时=3600 秒
1、秒针在钟面上走 1 小格是(1)秒,走一大格是(5)秒,走一
圈是(60)秒也就是 (1)分。
2、时针从 12 起走到 4,走了(4 时);分针从 12 起走到 6
走了(30 分);秒针从 12 起走到 8 走了(40 秒)。
3、钟面上走的最快的秒针转一圈是(1 分)。
4、一只兔子吃一个萝卜用了 8 分,8 只兔子同时吃 8 个萝卜
要用(8 分);5.6 时=5 时 36 分。
二、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进率是:10
1 米=10 分米;1 分米=10 厘米;1 厘米=10 毫米;
1 米=100 厘米;1 米=1000 毫米;1 千米=1000 米;
树 叶 长 5 (厘 米 ) 梳 子 长 1 (分 米 )
一条鱼长约 3 (分米) 小蜜蜂长约 3 (毫米)
玻璃厚约 5 (毫米) 1 张电话卡厚约 1 (毫米)
解决问题:
一只青蛙从 12 米深井底向井口爬,每小时爬上 4 米,下滑 2
米,这只青蛙爬出井口要花多长时间?
分析:一只青蛙每天爬 4 米,下滑 2 米,每天净爬 2 米。
所以:1 时 1 时 1 时 1 时 最后 1 时爬 4 米
1
2 米+2 米+2 米+2 米+4 米=12 米
即是:1×4 小时+1 时=5 时
三、重量单位:(吨、千克、克)进率是:1000
1 吨=1000 千克 1 吨=1000000 克 1 千克=1000 克
一个小球重 240 (克) 一头大象重 3 (吨)
一本数学书重 50 (克) 一袋面粉生 50 (千克)
一辆卡车重 6000 (千克) 一个鸡蛋重 50 (克)
一只鸭子重 3 (千克) 一个苹果重 180 (克)
一个 2 分的硬币重 1 (克) 一头肥猪重 150 (千克)
解决问题:
有一个天秤,只有 3 个法码,分别是 20 克、50 克和 100 克。
你能用这台天秤称出 130 克的食盐吗?
答:可以把 50 克和 100 克的法码放在天秤的右边,左边放
上 20 克的法码和食盐,这时天秤平衡,就能称出了食盐是
130 克。
四、年、月、日
平年 1 年是 365 天,闰年 1 年是 366 天。1 年有 12 个月;
大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每月都是 31 天);
小月:四、六、九、十一(每月都是 30 天);
二月(特殊月):平年是(28 天)、闰年是(29 天)。
1、判断是否平年还是闰年,不是整百年或整千年的用4 除,
能整除的是闰年,不能整除的是平年;
2
2、判断是整百年或整千年的要用 400 去除,能整除的是闰
年,不能整除的是平年。
五、面积单位:(注意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的区别)(平方米、
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千米、公倾)进率是:100
1 平方千米=100 公倾 1 公倾=10000 平方米
1 平方千米=1000000 平方米 1 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
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 1 平方米=10000 平方厘米
黑板擦的面积大约是:1(dm²) 双人床的面积大约是:4 (m²)
天安门广场的面积大约是:44 (公倾);一块砖的面积大约
是:36 (dm²);数学书的封面周长约是:90 (cm)。
注意:球类比赛每队之间举行一次每人一次握手之类的都可
用公式:n(n-1)÷2;N 代表人数或队数或班数等。
例如:3 个小朋友每两人握一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下册英语试题-期末检测卷(含听力材料,有听力答案,无笔试答案精品.pdf
- 南开19春学期(1709、1803、1809、1903)《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2(答案精品.pdf
-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100道精品(易错题) .pdf
- 2020年11月妇科实习生出科考试 .pdf
- Adobe-photoshop认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pdf
-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提分题库加精品精品.pdf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古代文学(B)(2)形考任务2答案 .pdf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pdf
- 网络工程师认证介绍 .pdf
-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测试题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