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2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之六采油工程设计报告范文
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材料之六
采油工程设计
本次采油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是进行有杆抽油生产系统设计,通过设 计计算,让学生了解有杆抽油生产系统的组成、设计原理及设计思路。
1.有杆泵抽油生产系统设计1. 1有杆抽油生产系统设计原理
有杆抽油系统包括油层,井筒流体、泵、油管、抽油杆、抽油机、电 动机、地面出油管线直到油气分离器。有杆抽油系统设计就是选择合理的 机,杆,泵,管以及相应的抽汲参数,目的是挖掘油井潜力,使生产压差 合理,抽油设备工作安全、高效及达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在生产过程中,井口回压ph基本保持不变,可取为常数。它与出油 管线的长度、分离器的入口压力有关,此处取phi. OMPao
抽油井井底流压为pwf向上为多相管流,至泵下压力降至泵的沉没压 力(或者吸入口压力)pn,抽油泵为增压设备,故泵出口压力增至pz,称为泵 的排出口压力.在向上,为抽油杆油管间的环空流动.至井口,压力降至井 口回压ph。
(1)设计内容
对刚转为有杆泵抽油的井和少量需调整抽油机机型的有杆抽油井可初 选抽油机机型。对大部份有杆抽油油井。抽油机不变,为己知。对于某一 抽油机型号,设计内容有:
泵径、冲程、冲次、泵深及相应的泵径、杆长,并求载荷、应力、扭
矩、功率、产量等技术指标。
[42. 40. 047(1. 8t32) 0. 267 (yl. 01510API) ] eog
1000
(22)
式中,og—油、气的表面张力,N;
P-压力,Pa.
(8)水、天然气的表面张力2481. 8t
wg206
[(23. 33) 137. 78] (137. 78)} (23)其中,76e3.P
(23. 33)
1000
52. 58. 7018107(137. 78)
plOOO
式中,wg—温度为t°C时水、气的表面张力,Nm; P-压力,Pa.
(9)油水混合物和天然气的表面张力
log(lfw) wgfw (10)天然气的压缩因子Z
Tc92. 22176. 67g
P6cl04.880. 39gg
0. 7PC1064. 780. 25g g
0.7
Tr
273. 15t
Tc
PPr
Pc
P0. 27Pr
R
ZT (迭代T) r
Z1 (0. 31506
P2
RR此处迭代过程Z取初值1.迭代1次。P-压力,Pa.
(11)天然气的密度
g3. 4844103
gP
Z(t273. 15)
Kg/m3;
P-压力Pa
(12)天然气的粘度
天然气粘度取g1.22102
mPa
1. 4井筒温度场计算
(迭代-2)
根据经验公式计算沿井筒的温度分布:tto
trto
BATALleBATA(HL) (24)
BATAH
BATA
KP
2KP
G(1FW)
G
1000
1. 15735. 4246e
QL1000
24
式中,QL——油井产液量,t/d; Fw——分量含水率,小数;
to恒温层温度,℃;
tr——油层温度,℃;
H——油层中部深度,m;
L——井筒中任意点深度,mo
1. 5井筒多相流计算
井筒多相流压力梯度方程
井筒多相管流的压力梯度包括:因举高液体而克服重力所需的压力势 能、流体因加速而增加的动能和流体沿管路的摩阻损失,其数学表达式如 下:
2
dvmmvmdp
mgi nmvmfm (25)dhdhd2
式中m为多相混合物的密度;vm为多相混合物的流速;fm为多相混 合物流动时的磨擦阻力系数;d为管径;p为压力;h为深度;g为重力加 速度;为井斜角的余角。
1. 5. 2多相垂直管流压力分布计算步骤
根据多相管流的压力梯度就可计算出沿程压力分布。由于多相管流中 每相流体影响流动的物理参数(密度、粘度等)及混合物密度和流速都随压 力和温度而变,沿程压力梯度并非常数。因此,多相管流需要分段计算,
并要预先求得相
应段的流体性质参数。然而,这些参数又是压力和温度的函数,压力 却又是计算中需要求得的未知数。所以,多相管流通常采用迭代法进行计 算。有两种不同的迭代途径:按深度增量迭代和按压力增量迭代。
1)按深度增量迭代的步骤
①已知任一点(井口或者井底)的压力Po作为起点,任选一个合适的 压力降P作为计算的压力间隔。具体要根据流体流量(油井的气、液产 量)、管长(井深)及流体性质来定。
②估计一个对应P的深度增量h,以便根据温度梯度估算该段下端的 温度
T1
并确定在该和下的全部流③计算出该管段的平均温度及平均压力,
体性质参数(溶解气油比Rg、原油体积系数Bo和粘度o、气体密度g 和粘度g,混合物粘度m及表面张力…等)。
④计算该段的压力梯度dPo
⑤计算对应于P的该段管长(深度差)h计。
⑥将第步计算得的h计与第②步估计的h进行比较,两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