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孙立权:《离骚》教学实录
师:我们开始上课。请同学们看屏幕。(投影:余光中说,蓝墨水的上游是 )请大家做一个填空练习。(稍停)张曦若。
生:我填“汨罗江”。
师: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你和余光中填的一样,了不得。你为什么这样填?说一说。
生:以前读过。
师:以前读过,有印象,很好。如果说,蓝墨水的上游是屈原,好吗?
生:不好。因为上游得是水啊,不能是一个人。
师:好。“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就非常恰当。那你解释一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沉默。)
师:这有何难?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是什么意思?余光中是在说什么意思?
生:屈原是中国第一位伟大的诗人。
师:蓝墨水在这里代表什么?
生:文学。
师:文学,中国文学,蓝墨水写出来的文学作品。余光中说,你要寻找中国文学的源头,要到哪里去找?
生:到屈原那里去找。
师:到屈原那里去找。因为他是中国第一位伟大的诗人。请坐,很好。那么,今天我们就作一次文学的远游,正式学习屈原的代表作《离骚》。(板书题目、作者)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上节课我们已经简单介绍了作者屈原和《离骚》,已经读了课文并且正音,今天我们就正式开讲《离骚》。《离骚》不好讲,大学者闻一多曾经讲过《离骚》,他每次讲半天,每星期讲一次,讲一年多,还没有讲完。看来《离骚》很不好讲。我没有闻一多那么大的学问,也不可能讲一年多,而且课文是节选,几节课就要把它讲完。讲《离骚》和讲别的课文,我不想用一样的方法。因为古人是把《离骚》看作经的(在题目“离骚”旁板书“经”),它和《诗经》一样,被人们看作经典。那今天,我们就用读经讲经的方法来讲《离骚》,逐字逐句,细细阐发。好,下面我们看第一自然段。常远,你来读一下。
(生朗读课文。)
师:坐,读得很好。我们看第一段的前两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大家结合注释看这两句。(稍停)你有什么疑问吗?有问题可以提出来。
生:我问一下,“长太息以掩涕兮”中的“以”表示什么意思?
师:“以”前面是一个动作——“太息”,“以”后面呢?
生:也是一个动作——“掩涕”。
师:那么中间放一个“以”,你能判断它的用法不?
生:连词,相当于“而”。
师:很好。谁还有问题?
生:“掩涕”是解释成他把眼泪抹去,还是他遮饰住,不让别人看到他流泪?
师:你一下说出两个意思。掩涕,一种意思是擦眼泪,流眼泪了就擦;另一种意思是掩面而涕(师做掩面动作),为什么要掩面呢?
生:就是不让别人看到。
师:你哭的时候,也不愿意让人看到。很好,那这两种意思,是不是都能讲得通啊?
生:是。
师:那就都可以。不过,我倾向于掩面而涕。屈原是个贵族,他哭,不应轻易让人看到,所以掩面而涕比较好。还有问题吗?(稍停)请大家注意这句话里的“长太息”的“息”,大家看这是什么字?
(师板书甲骨文“”。)
(生沉默。)
师:这个字的小篆这样写。(板书“”)是哪个字?
生:自。
师:对了。“自”原本代表什么意思呢?知道吗?你看它像什么东西?(略停)你看鼻子的鼻,上面是什么字?
生:是“自”。“自”可能原本表示鼻子的意思。
师:很对,自,原本就表示鼻子。我们介绍自己的时候,常用手指自己的鼻子。比如说,我是谁?我是孙立权。(师指着自己的鼻子说)所以后来“自”就表示自己了。好了,“息”的上面是鼻子,下面是什么?
(师在小篆“”下方板书小篆“”。)
生:心。
师:心脏的象形,(手指板书,开玩笑说)这是心房心室,两心房两心室,看来古人对心脏的结构很清楚。(生笑)那么,什么叫“息”啊?一口气从鼻子里进去,然后流到心肺里去,这个动作叫什么?
生:呼吸。
师:是呼,还是吸?
生:吸。
师:那气从心肺流出,再经鼻子出来,这个动作叫什么?
生:呼。
师:合起来就叫——
生:呼吸。
师:“息”的本意就是呼吸。比如说有个成语叫“仰人鼻息”(板书),什么意思?
生:仰仗人家鼻子呼吸。
师:是的,靠人家鼻子呼吸,看人家脸色行事。这里的“息”作动词,是呼吸的意思。那如果当名词呢?胡婕妤说说。
生:就是呼出的气息。
师:对了。比如说“一息尚存”,就是一口气还在。这个“息”是名词。呼吸是会停止的,所以就引申为“停止”。比如说,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比如说,作息。比如说,息影。一个明星息影了,是什么意思?
生:不演了。
师:在影坛上的工作停止了。那么,如果这个“息”不是暂停,而是永远地停止了,那就是——
生:安息。
师:安息。如果你去过朝阳沟殡仪馆,就会发现殡仪馆旁边有“息园”,永远的安息之处。好了,回到课文,屈原说的,不是一般的息,是“太息”。(师在“息”字前板书“太”)咱们《雨巷》里学过,哪一句?
生:太息一般的眼光。
师:太息是什么意思?
生:叹息。
师:是一般的叹息吗?前边有个“太”呀!
生:极其叹息。
师:这不是中国话。(生笑)请说中国话。曹洋来说。
生:深深地叹息。
师:对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语文:作文审题训练与详析.docx
- 高中语文:作文讲评之开头.docx
- 高中语文:字音识记专项训练.docx
- 高中语文:专题二 填空题 -高中语文统编版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分题型专练(必修上册).docx
- 高中语文:专题05 情景默写精选20题(辽宁、海南)(新高考Ⅱ卷区专用)(解析版).docx
- 高中语文:专题05 名句名篇默写精选20题(解析版).docx
- 高中语文:主题10:品德与操守-2023年高考作文素材主题预测.docx
-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学案 -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高中语文: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答案(一).docx
- 高中语文: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答案(三).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