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4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语文
参考答案
(一)
1.D (A.zhā—zā;B.nà—nè;C.dí—dì) 2.C (A.亲 — 青 ;B.倍 — 备 ;D.弦 — 旋)
3.A (如 坐春风 :如 同坐在和煦的春风里 ,比 喻受到良师的教诲 、熏 陶。不合语境)
4.B(A.句 式杂糅 ,“需 要下一番功 夫 ”和 “非 下 一 番 功 夫 不 可 ”两 种 句 式 任 选 一 种 ;C.两 面 对 一 面 ,可 在 “创 新”后 加上“与 否”;D.搭 配不当 ,“提 高”与“形 象”搭 配不当)
5.A (④ 紧承前句“思 想多元化”从 反面提出现 象 ,② 是 对 ④ 的 承 接 ,表 明 ④ 的 不 良 的 严 重 影 响。 ③ 能 够 和 ①
在内容和表意上相联系 ,反 向说明这个伟大时代的正确做法)
6.C (ABD 都是比喻 ,C 是拟人)
7.B(阡 :南 北向的田间小路)
8.D (A、B、C 都是定语后置句 ,D.被 动句)
9.D (A.“很 多人”错 ,应 译为“一 般人”;B.“哪 里还在”错 ,应 译为“在 哪里”;C.“处 在广阔的天地间 ”错 ,应 译 为“处 在天地间重要的地位上”)
10.C (“反 衬天姥山的高耸”错 ,应 是用天台山正面衬托天姥山的高耸)
11.B(盖 :同“盍”,怎 么)
12.C (C 和例句都是结构助词 ,“的”;A.用 于主谓之间 ,取 消句子独立性 ;B.宾 语前置的标志 ;D.代 词 ,代 成 功解牛这件事)
13.C (庖 丁“三 年之后”和“方 今之时”解 牛杂糅在一起)
14.B(这 种倒装句式的运用是为了强调和突出 ,“空 的”突 出祥林嫂乞讨的艰难 ,久 无所获 ;“下 端开了裂”突 出 祥林嫂乞讨时间之长 ,这 样就更能强化祥林嫂贫 穷 无 靠 的 生 活 处 境 和 悲 惨 的 命 运 ,更 显 示 出 其 命 运 的 悲 剧性)
15.D (“社 会关系是由亲属关系构成的”错 ,社 会 关 系 包 括 个 人 之 间 的 关 系 、个 人 与 群 体 之 间 的 关 系 、个 人 与 国家之间的关系 ,还 包括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群 体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等 ,亲 属关系只是社会关系的一 个方面)
16.A (句 中“西 洋人对‘家’的 认识深刻透彻”错 ,原 文第一段只提到“家 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 ”,不 能由此得出“西 洋人对‘家’的 认识深刻透彻”的 结论)
17.(1)无 边落木萧萧下 (2)所 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为 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4)夫 子哂之
18.甲 文写出了故都之秋的清 、静 、悲 凉的特点 ;乙 文写出了地坛荒芜但不衰败 ,充 满生机的特点。
19.① 甲文 :借 景抒情 ,情 景交融。借庭院清静的秋景来抒发作者悠闲 、惬 意又落寞 、悲 凉的情感。 乙文 :以 景 明理 ,景 中寓理。借小昆虫与草木的形象来表达 荒 芜 但 张 扬 着 生 命 活 力 的 地 坛 ,从 而 引 发 作 者 对 生 命 意 义的长久思考。②甲文 :开 头运用排比的手 法 写 景 ,展 现 生 动 美 景 ,具 有 音 韵 之 美。 乙 文 :运 用 拟 人 手 法 写小昆虫 ,生 动形象。③甲文 :以 动衬静 ,用 鸽声反衬出故都秋晨的清静。 乙文 :描 摹动态的景物 ,突 出地 坛荒芜却充满生机。
20.【写 作提示】材 料要求我们思考的是“不 能”和“不 为”的 关系 ,在“不 能”与 “不 为 ”之 间做出抉择。 人的客观 能力有限 ,我 们不能苛求他人或自己一定要做到办不到的事 ,因 此我们认为可以 “不 能 ”。 而 “不 为 ”,则 是
指自己心中不愿意去做。我们明明可以做到 ,最 终 却 选 择 了 “不 为 ”,是 因 为 不 符 合 正 义 道 德 的 事 坚 决 不 作呢 ,还 是出于懒惰 ,或 不愿意帮助他人而不去 做 呢? 因 此 ,我 们 在 写 作 时 ,可 以 承 认 人 存 在 “不 能 ”的 情 况 ,而 对于“不 为”,则 需要辩证看待。如果这个“不 为”,是 出于自己内心中懒惰 、自 私等负面心理 ,那 我们 就需要努力摆脱它们 ,勇 敢地去“为”。如 果是出于 道 德 判 断 而 慎 重 作 出 的 “不 为 ”抉 择 ,我 们 就 需 要 尊 重 并坚持这种选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政治:6-1价值与价值观课后练习.docx
- 高中政治:5-3正确运用复合判断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二政治高效课堂教学设计与精品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docx
- 高中政治:5-3社会历史的主体课后练习.docx
- 高中政治:5-3社会历史的主体导学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docx
- 高中政治:5-2正确运用简单判断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二政治高效课堂教学设计与精品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docx
- 高中政治:5-2薪火相传有继承学习任务单肖常胜.docx
- 高中政治:5-2薪火相传有继承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二政治高效课堂教学设计与精品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docx
- 高中政治:5-2社会历史的发展学习任务单.docx
- 高中政治:5-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作业练习.docx
- 高中政治:5-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学习任务清单.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