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乡土中国》第1~4章练习题
第一章 乡土特色
1.根据《乡土本色》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
B.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
C.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D.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
【答案】D
【详解】A.“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误,原文表述是,它是“机械的团结”的特征,而“乡土社会”是“有机的团结”,故A项错误。B.“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无中生有,原文中没有类似的表述。故B项错误。C.“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不合文意,原文的表述是“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故C项错误。题干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故选D。
2.费孝通《乡土本色》中说“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下列选项不能全部反映乡土文化的一项是( )
①安土重迁 ②叶落归根 ③克己复礼 ④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⑤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⑥日新月异 ⑦兄友弟恭 ⑧眉目传情 ⑨人怕出名猪怕壮 ⑩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A.①③⑤⑨ B.②⑤⑦⑧ C.①④⑥⑨ D.②⑤⑧⑩
[答案]C
[解析]④“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不能反映乡土文化。⑥“日新月异”不能反映乡土文化。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乡土本色》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
A.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有俱,再熟悉不过的,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
B.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C.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
D.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
[答案]D
[解析]A项,“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错。原文说的是“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可见“固守乡土,终老于斯”是地方性的限制造成的。B项,“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错。选项中“远胜于”不正确,原文并没有将两种社会的“信用度”进行比较,原文只是指出,乡土社会的信用不适用于法理社会。C项,“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错。原文是“乡土社会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或个别的关联”,而不是“抽象的真理”“普遍联系”。
3.阅读下面的文字,概括中国社会 “乡土性”的三个表现。(每个表现不超过5个字)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人们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离不开土地②定居是常态③形成熟人社会
4.某位同学在学习《乡土中国·乡土本色》时,在笔记上记录了书中的三个事例的梗概,请你帮助他根据这三个事例,提炼出中国社会基层“乡土性”的三个特点。每点不超过8个字。
①史禄国先生曾告诉费孝通先生,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
②一位研究语言的朋友说,张北一带的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
③在一个村子里,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届高考英语读后续写训练1(freshman+campus+tour)学案.docx
- 2024届高考英语读后续写训练2(poppy)学案.docx
- 2024届高考英语应用文审题训练1:投稿+.docx
- 2024届高考英语应用文审题训练2:发言稿.docx
- 2024届高考英语应用文审题训练3:报道日记通知.docx
- 2024届高考英语应用文审题训练7:回信、约稿、道歉、投诉信.docx
- 2024届高考英语应用文演讲稿欢迎辞讲义.docx
- 第二单元研习任务四+审题立意++++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 高一:古诗情感分析-2023年国庆节高一语文假期作业每日一练(统编版必修上册)(解析版).docx
- 2023年初高中衔接《乡土中国》与《红楼梦》互解示例与训练.docx
- 国货当自强!老国货“翻红”不能只靠情怀(素材话题+标题+语录+范文+时评)-2024年高考作文热点新闻素材积累解读与习作训练.docx
- 剑外忽闻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华为突破美国技术封锁素材解读与写作运用-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积累运用与写作技巧实战分析(全国通用).docx
- 用手语的新同学(嘉兴基测2023.9.30)讲义-2024届高考英语读后续写专题.docx
- 专题03:文言文阅读(考题猜想)(解析版)-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期中考点大串讲(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
- 专题04:古代诗歌阅读(考题猜想)(解析版)-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期中考点大串讲(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
- 专题05:名篇名句默写(考题猜想)-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期中考点大串讲(统编版必修上册)(解析版).docx
- 专题8+活动介绍之+邀请信--2024年高考英语作文复习四大体裁真题讲解与变式操练系列学案.docx
- 专题9+活动介绍之记叙文和日记、周记写作+-2024年高考英语作文复习四大体裁真题讲解与变式操练系列学案.docx
- 专题12议论文2例证法之列事实讲道理(学校生活)--2024年高考英语作文复习四大体裁真题讲解与变式操练系列学案.docx
- 专题14+议论文3对比论证-2024年高考英语作文复习四大体裁真题讲解与变式操练系列学案.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