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古诗情感分析-2023年国庆节高一语文假期作业每日一练(统编版必修上册)(解析版).docxVIP

高一:古诗情感分析-2023年国庆节高一语文假期作业每日一练(统编版必修上册)(解析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鉴赏之:思想情感专练 练习一 练移居二首①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②,力耕不吾欺。 【注】①陶渊明于义熙元年(405)弃彭泽令返回柴桑里,四年后旧宅遇火。义熙七年迁至南里之南村,是年四十七岁。②纪:经营。 1.下列对《移居二首(其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二句“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虽无一字刻画景物,而风光之清靡高爽,足堪玩赏,诗人登高赋诗,忘却尘网之苦,神情超旷的形象如在眼前。 B.“过门更相呼”“相思则披衣”的细节描写,将诗人与邻人间纯朴的情谊写到极致,与杜甫《客至》中“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异曲同工。 C.诗中描写了诗人移居南村后,和邻人融洽相处的生活场景,忙时勤力耕作,闲时随意往来。诗中所体现的人生兴味和自然之理与东晋士族的玄学自然观相同。 D.此诗以登高赋诗发端,以衣食力耕收尾,中间罗列日常交往琐事。诗人以情化理、理入于情,平淡散缓,从容自然的章法与诗意相得益彰。 2. 前人评价陶渊明的诗,统归于平淡,但那平淡乃是不露斧凿之痕的一种艺术韵味,这首诗从平淡的田园耕作里讨出了人生天然的乐趣。试分析本诗与《归去来兮辞》相同的乐趣。(6分) 练习二 闰月访同年李夷伯①子真于河上②子真以诗谢次韵 宋·黄庭坚 十年不见犹如此,未觉斯人叹滞留。 白璧明珠多按剑,浊泾清渭要同流。 日晴花色自深浅,风软鸟声相应酬。 谈笑一樽非俗物,对公无地可言愁。 【注】①李夷伯:宇子真,与黄庭坚同年举进士。②河上:此时作者在北京国子监任职,南临黄河,故曰河上。 次韵,指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甘肃,经陕西而入黄河;泾河又是渭河的支流,发源于宁夏。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用词平易而含蕴丰富,写出了诗人与友人重逢的感受,也体现出二人友情的深厚。 B.诗人在称赞友人品行的同时对其处境表示了担忧与同情,并告诫友人要适时曲意逢迎。 C.二人河上相会,花朵争艳,鸟声此起彼伏,生机盎然,烘托出了友人聚会的欢快之情。 D.全诗情、景、理交融,既写出了对友人的关切,也富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引人思考。 16.诗人对友人的劝勉恳切而委婉,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练习三 九日齐山登高①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②何必独沾衣。 【注】①此诗写于杜牧被贬任池州(在今安徽南部,北临长江)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zxcio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