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琵琶曲《龙船》的三种演绎——以阿炳、林石城、王超慧为例.pdfVIP

关于琵琶曲《龙船》的三种演绎——以阿炳、林石城、王超慧为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0-12 文艺生活 LITERATURE LIFE 乐 舞 歌 赋 , 关于琵琶曲《龙船》的三种演绎 ———以阿炳、林石城、王超慧为例 洪千惠 (首都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北京 100048) 摘 要 院《龙船》是一首琵琶名曲,它的起源是流传于江南一带的一首琵琶独奏曲。文章分析了该曲的由来,以及不同版本的 《龙船》的作曲手法,和欣赏琵琶曲《龙船》的四个判断向度。最后对阿炳、林石城、王超慧的不同版本进行了赏析。 关键词 院琵琶曲;《龙船》;演绎;阿炳;林石城;王超慧 中图分类号:J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36-0085-02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36.037 , 当夜幕降临,夜航船慢慢地驶出太湖流域时,灵岩寺和寒山 二、不同版本的《龙船》的作曲手法 寺的钟声刚刚响起,我们仿佛听到了天空中雷鸣的声音,还有林 1.陈子敬的版本 中的沙沙声,那声音如此缀缀地浸入我们的脚底,仿佛我们的脚 林石城先生20余岁时,从陈子敬的儿子陈文甫那里了解到 底紧贴着那蓬船的波浪声。 有关琵琶曲《龙船》的演奏手法和结构形式。在琵琶上演奏《龙 ———题记 船》,先是一段锣鼓,再是一段民间小调或一段乐曲,用来表现一 一、《龙船》琵琶曲的由来 条龙船上的演唱情景。这样一段锣鼓一段乐曲、再一段锣鼓一段 《龙船》是一首琵琶名曲,它的起源是流传于江南一带的一 乐曲地连续演奏,表示一条又一条,龙船在航来驶去,并在不断 首琵琶独奏曲。据考证,清代以来的琵琶名家程青塘、陈子敬、曹 地表演着。乐曲与锣鼓结合得越多,表示龙船的条数也越多。每 静楼等都曾以擅弹《龙船》而著名,其中以浦东派创始人之一的 段乐曲与每段锣鼓都可自由选用,但不能相同。每次演奏可演奏 陈子敬弹的《龙船》影响最大。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江南各地, 三条龙船,或四条、五条龙船也有演奏至十余条龙船的。 各派又形成了有同有异的的多种版本。 林石城先生根据这些,开始编写琵琶独奏曲《龙船》。在编写 赛龙船是江南的固有习俗,大致有5000年至7000年传统, 过程中,曾一再演奏给前辈父老以及琵琶家们听,问他们像不像 在吴越地区和湖南地区都有考古学记录,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 过去曾听到过的《龙船》,经一再修改,最后又加了《起闹》、《竞 身“以像龙子”的习俗。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 赛》、《归舟》段,成为现在的《龙船》曲谱。 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这表明赛龙舟不 《起闹》段是《龙船》的引子,描绘在岸上大锣大鼓声中,揭开 仅是一种祈禳行为,同时也是一种表现主义的艺术活动,据传的 竞赛的序幕。它是用双弹双中老弦的同度音作鼓声,重扫或重弹 记忆文本有关于伍子胥的、曹娥的、屈原的,甚至在民国时代,据 空缠弦锣声。 传又是纪念秋瑾的,这说明吴越地区对于人的灵魂的一种高拔 第二条龙船(乙)上演奏的锣鼓段是京锣鼓中的片段,如果 的表现力的赞美,时代越往后美学意味已经远远超过了早期的 听一下这段演奏录音的话,可以清楚地听到这首琵琶曲《龙船》 巫术气息,而升腾为一种对于不屈和高洁的精神性的赞颂。 的锣鼓声“匡,代切代代!……” 琵琶艺术家们在弹奏《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昭君出塞》 第一条龙船的争歌,用了民歌《无锡景》,是D宫调式。配用 等传统古曲的时候,往往是带着相当的同情心,运用通感的多种 “分披”与“夹弹”两条弦等指法后,发出了既秀丽优美,又生动活 手法,以情景交融的方式使自我积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