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患者镇静剂的观察与护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镇静剂、镇痛剂的观察与护理 镇静、镇痛有无必要? 病人镇静镇痛原因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刺激 心理因素 特殊治疗 内环境紊乱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创伤 器质性病变导致的腹胀、尿储留等 其他如药物过量、中毒。 病人焦虑躁动 心动过速、组织耗氧增加以及 各种保护性动作从而干扰疾病 的诊断治疗,同时增加拔管率等 重症患者获得充分的镇静 和镇痛是治疗的重要 组成部分 概述 对危重症患者给予镇静剂和镇痛剂治疗, 已成为重症医学的一项常规治疗手段。 在实施镇静、镇痛过程中,监护护士必须了解镇静、镇痛药的药理作用、副作用,评估用药效果,加强生命体征、气道、皮肤等临床监护治疗及心理护理。 目的 (1)降低氧耗量和代谢率,减轻缺血再灌注 损伤。 (2)减轻或缓解患者疼痛,消除心理恐惧,改善睡眠,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和安全 (3)保证治疗措施的实施,降低并发症和意 外的发生。 常用镇静、镇痛剂选择 (1)咪达唑仑:一种强效水溶性的苯二氮卓类药物。起效快,维持时间短,清醒相对较快,具有明显的镇静、肌松、抗惊厥、抗焦虑作用。适用于治疗急性烦躁和短期镇静的病 人。 (2)异丙酚:一种新型的静脉麻醉药。临床应用剂型为水溶性乳剂。中心静脉单独给药, 起效快,时效短,苏醒快,无蓄积,用药时注意有无呼吸抑制。 (3)盐酸吗啡:起效迅速, 效果好,可控性强。易引起低血压。使用大量吗啡可引起组胺释放,以下情况不宜使用:①支气管哮喘;②上呼吸道梗阻;③颅内高压和颅内占位性病变;④严重肝功能障碍;⑤待产妇;⑥一岁以内幼儿。 (4)哌替啶: 镇静催眠及解除平滑肌痉挛的作用。 (5)枸橼酸芬太尼:人工合成的强效麻醉性镇痛药。镇痛作用机制与吗 啡相似,本品作用迅速,维持时间短,不释放组胺,对心血管功能影响小,能抑制气管插管 时的应激反应。 镇静水平的监测及疼痛评估 1 .镇静效果监测 : Ramsay 评分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镇静评分标准,分为 6 级,分别反映病人的 3 个清 醒和 3 个睡眠状态。通常认为2 和 3 为理想的镇静水平,其表现 为病人自觉舒适并且表现合作,对呼吸有反应。如能维持这一镇静水平,在中止镇静剂治疗 后,镇静时间的延长和呼吸抑制的可能性就会减少。 Ramsay标准评分 评分 临床特点 1.焦虑 激动,躁动 2.合作 安静,接受机械通气 3.镇静 有反应能力,可服从命令 4.入睡 刺激眉间反应迅速 5.入睡 刺激眉间反应迟缓 6.入睡 刺激眉间无任何反应 镇静水平的监测及疼痛评估 2 疼痛评估: ICU 内患者疼痛评估只要依靠主观指标。包括疼痛部位、特点,加重、减轻因素和强度,常用评估方法有:(1)体表面积评分法;(2)数字评定量表法;(3)面部表情量表法;(4)语言评分量表法。疼痛评估最可靠方法来源于患者主述。 数字评分法 NRS是一个从0—10的点状标尺, 0代表不疼,10代表疼痛难忍,由病人从上面选一个数字描述疼痛。其在评价老年病人急、慢性疼痛的有效性及可靠性上已获得证实 0 1 2 3 4 5 6 7 8 9 10 面部表情评分法 由六种面部表情及0-10分(或0-5分)构成,程度从不痛到疼痛难忍。由病人选择图像或数字来反映最接近其疼痛的程度。? 不痛 微痛 有点痛 很痛 疼痛剧烈 疼痛难忍 ~ 镇静、镇痛药物的护理 1 加强宣教 :重视患者有关疼痛知识的宣教,告知病人或其家属使用镇静剂或镇痛剂时,能减少病人 在机械通气时对呼吸机的对抗,增加舒适感,且苏醒迅速、完全,短期正确剂量使用对呼吸循环系统无明显影响, 对术后切口的愈合也无影响。 2 .减少刺激,提高病人睡眠质量 :在 ICU 的病人中有 80%以上的病人有睡眠障碍,因此,护士要采取必要 措施提高 ICU 病人的睡眠质量。比如:营造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灯光柔和,避免仪器设备 不必要的噪音,做到“三轻” :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操作时,集中进行操作。注意观察和排除持续刺激病人的因素,如膀胱充盈、尿管不适、输液外渗、 疼痛等不良刺激。 3 .严密监测 :镇静类药物多对心血管及呼吸有抑制作用,应严格观察生命体征,尤其呼吸、血压、瞳孔、神志的变化。 (1 )中枢神经系统: 病人在镇静、镇痛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人的意识、表情、瞳孔大小、对光反射及肢体活 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予以相应处理。 (2 )呼吸系统 :力月西、吗啡、异丙酚可产生呼吸抑制作用,给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人呼吸的频率、 节律、幅度、声响

文档评论(0)

资料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