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凯氏加速剂消煮植物全氮测定的研究
植物体内的氮主要存在于蛋白质、氨基酸或氨基酸等有机状态。植物总氮的测定可以诊断出丰富的蛋白质含量和植物组织氮素的不足。目前,国际粮碱学会(icc)、美国分析王家协会(aoac)和中国等一些国家将chaya方法(j.kjeldal)作为标准分析,即植物样品用浓硫酸和混合加速剂精制,将有机氮转化为铵氮,然后通过蒸馏、扩散或比色法进行测定。
在凯氏法中,加速剂按其效用的不同,分为增温剂、催化剂和氧化剂等三大类,分别起提高沸点、催化和氧化有机物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凯氏法定氮混合加速剂常采用以下几种:CuSO4+K2SO4+Se, C. Owen Plank博士在主编的《美国南部地区植物分析参考方法》中,采用该加速剂测氮,近年来我国也用于植株全氮或籽粒粗蛋白测定;K2SO4+Se,为美国官方分析化学家协会规范的分析测定方法,John Ryan等把K2SO4+Se作为凯氏法测氮的加速剂,应用于中西亚和北非等干旱地区;Na2SO4+Se, Varley.J.A 用Na2SO4+Se-H2SO4消煮植物材料同时测定粗蛋白、全磷、全钾;CuSO4+K2SO4,为我国测定饲料粗蛋白和全氮的国家标准方法,美国的Clemson 大学也采用该加速剂,代替有毒的Se和Ti; H2O2,近年来我国用于植物全氮、全磷、全钾的同时测定。
对于植物样品加入不同加速剂消煮后测定结果是否一致,消煮速度是否相同,消化完全需要的时间,目前各种资料没有一致的报道,本试验拟通过几种植物材料的消煮,对硫酸加入不同的混合加速剂后,消煮时间、消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以便根据需要选择适宜的测定方法。
1 材料和方法
1.1 gostgasa
材料为2005年10月河北省农科院旱作所深州实验站送交化验的饲用成熟期苜蓿(Medicago sativa L.)、高丹草(Sorghum Hybrid sudangrass)、狼尾草(Pennisetum Spp.)、生物防治中心送交化验的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L.var. Oleifera Dc.)花粉。测定植株样品184个。
1.2 测试方法
1.2.1 消煮条件测定
凯氏法消煮、蒸馏法测定。试验设4种处理,即浓H2SO4分别加入混合加速剂K2SO4+CuSO4,H2O2,K2SO4+CuSO4+Se和Na2SO4+Se(表1),对苜蓿、高丹草、狼尾草和油菜花粉消煮测定,重复3次。对测定结果进行方差分析PLSD分析。用Na2SO4替代K2SO4对高丹草消煮,用t检验比较测定结果。
苜蓿材料消煮时间分别设消煮清亮后继续恒温30,40,60,120 min,以确定消煮完全所需的最短时间,其余材料清亮后继续加热120 min。
对4种处理分别作试剂空白试验(只加药品不加样品),用Na2SO4+Se对分析纯(NH4)2SO4作氮的回收率检验,并对植株样品进行消煮,消煮使用BRAN+LUBBE BD_40型控温定时消煮炉(美国)。
1.2.2 消化管制备试验
浓硫酸+催化剂+升温剂实验:取磨细混匀的植株干样(过0.25 mm筛)0.25~0.40 g,置于100 mL消化管中,用水湿润样品,然后加入5 mL浓H2SO4,轻轻摇匀,如表1加入混合加速剂,置于H_1微型混合器(2 800 r/min)上彻底混匀,放置数小时预反应后,瓶口放一个弯颈漏斗,置于消煮炉缓缓加热,上升到200 ℃时保温约25 min,至泡沫消失,继续升高温度至380 ℃,恒温消煮到清亮后,按试验要求继续加热30~120 min。
浓硫酸+氧化剂试验:同上步骤加入浓H2SO45 mL,在消化炉上缓缓升温,以防消煮液上溢,当温度上升至380 ℃,消煮液全部呈深棕色溶液时,从消化炉上取下消化管,稍冷,逐滴加入300 g/L双氧水10滴,边加边摇动消化管,以利于充分反应。继续加热微沸10~20 min,取下稍冷后再加入H2O25~10滴,继续消煮,重复2~3次,逐次减少H2O2用量,直至消煮液呈无色或清亮后,再加热120 min。
2 结果与分析
2.1 混合加速剂测定结果分析
2.1.1 催化剂和增温剂共同作用
4种混合加速剂对植物材料测定结果见表2,经SAS统计,C.V.=1.685 195,R2=0.997 770;方差分析见表3,处理间F=12.81,F0.01=7.29,FF0.01,说明不同处理消化分解的氮差异极显著;近一步以PLSD方法对4种处理之间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表4),处理C消化分解出的氮最多,处理B氧化分解出的氮最少,各处理平均值的极差(C与B)为0.114 1;A,C,D间差异不显著,而A,C,D与B差异显著,说明加入催化剂(Se, CuSO4)和升温剂(K2SO4, Na2SO4)比氧化剂(H2O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