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姜氏家世》读后感
姜子牙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国主义者和政治家。他辅左周文王、武王灭商建周, 起了重大历史作用。他的军事、政治思想辑录于《六韬兵法》一书,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周建国后, 封姜太公于齐, 都营丘。齐国是当时周天子 (姬姓) 分封的十二诸侯中少有的异姓大国, 据司马迁《史记》载, 周天子封齐:“东至海, 西至河, 南至穆陵, 北至无棣, 五侯九伯, 实得征之”。及至齐桓公小白, 进一步励精图治, 称霸诸侯, 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强国。姜氏作为我国历史上一个古老的姓氏, 到齐国时进一步成为几乎与周室并列的显族, 然而其后来发展如何姜子牙后裔传世情况怎样现在如何分布在目前山东西部和河南东部交界地区姜姓村民中保存的《姜氏族谱》, 为我们研究上述问题提供了重要资料。
族谱记载着自姜子牙始祖太公以下历代人名、世袭、支派, 以及重要事迹和迁徙等情况。至今共传97代。各代名子显著, 支系延续不紊, 迁居地清楚, 跨时自殷周以来3000多年的历史。《谱》共7卷, 约18万字, 是我国延续代数最多、历时最长的一部族谱。
据族谱记载, 姜子牙后裔的繁衍、兴衰、居住地迁徙情况大体分三个时期:
1.有国时期
姜子牙封于齐后, 姜氏共传20代, 立国君30位。太公死后, 其子姜亻及立, 号丁公。丁公死, 其子姜得立, 号乙公。以下癸公慈母、哀公不辰、胡公静、献公山、武公寿、厉公无忌、文公赤、成公脱、庄公购、僖公禄父、襄公诸儿、桓公小白。桓公时期, 姜氏达到其鼎盛时期, “九合诸侯, 一匡天下”。桓公之后, 齐室内乱不已, 国势日趋衰弱。而后田氏势力兴起。至18世简公时, 田常杀君、专国权。齐康公姜贷是姜齐最后一个国君, 19年被田常曾孙田和逼迁于海上, 食一邑, 姜氏遂失其国。26年姜贷死, 奉邑皆归田氏。在这600多年内, 姜氏经过了由兴到衰的变化。族谱关于这段时期的记载与《史记〈齐太公世家〉》基本相同, 有所区别的是族谱更为简略, 且个别文字有别, 如“僖公”, 《史记》为“厘公”, 但其世系却十分清楚, 当为有史可据。
2.在淮时期
根据司马迁《史记》记载, 田氏篡齐之后, 移康公贷于海上, 七年后, 姜贷死, 无后而绝祀。然而据姜氏后人所藏的旧谱记载, 姜氏并无绝后。姜贷尚有姜诚、姜雍二弟。为避田氏祸乱, 诚、雍二人隐迹讳名, 南逃于淮郡, 即现在江苏淮安, 开始了姜氏家族在淮的繁衍阶段。据谱所记:姜诚生三子, 但名字都不能记载, 后代都生活于淮。其中有一支迁居单县 (山东省) 。姜雍生一子, 名思聪, 列21代。思聪生姜刚、姜毅、姜木、姜讷四子, 为22代。23代有存仁、存义、存礼、存智四子。……这样一直延续到74代, 时间跨战国到明初的最长时期, 约1700余年。其间历经多次兴衰荣辱, 姜氏子孙多有磨难。如:29代姜洞、姜瀚、姜汩、姜湘四支, 汉初人。姜洞举贤良。汩生九子, 其六子性刚烈, 杀令长, 招至整个家族累及被杀, 有少数子弟逃匿, 后代不能记载。只有姜湘之子名承嗣因出家为僧得以免祸。后承嗣反俗, 乃以继世。因避难, 姜氏曾有一支迁居丰县 (江苏) , 至今该县仍有季庄、范庄姜姓村民存有太公家谱。汉代以后, 姜氏多有为官者, 如汉时有虎贲中郎将、仆射, 晋时有国子祭酒、浚仪令, 五代时有山阴县令、车骑将军, 唐时有定远将军, 杭州太守、长沙令、道州刺使等。谱皆有记。其后代多在淮居住。
3.寿张时期
明初洪武年间, 姜氏75代人茂周 (行七) 因“军户苦累”逃出淮郡, 同原配许氏“北至兖州府张秋镇西南三里许”居住, 后世称此地为姜家营。张秋镇系运河边的一个古镇, 现属山东阳谷县, 清代时属寿张县治。寿张在春秋时, 为寿良, 东汉时改寿张。乾隆十年, 姜氏族人续谱, 因名《寿良姜氏族谱》。《谱》尊茂周为始迁祖。茂周子孙在姜家营共传五世, 并有坟茔、墓碑可考。这些坟茔、墓碑一直至1958年时还有保存, 姜氏迁居和传世情况尽书于碑上。明朝末年, 国势惭乱, 姜氏各辈相继迁离姜家营, 散居在周围各县40多个村庄。其中以姜庄命名的就有8个, 如“北姜庄”、“南姜庄”、“姜家庄”、“东姜庄”、“西姜庄”、“后姜庄”之类。这些村庄多系明末姜姓人口迁居此地而建。至今已传到22世, 中经明清、民国, 时间计600多年。由于行政区划变动, 目前这些姜姓所在村庄分别属于河南省台前县 (原山东省寿张县) 、山东省梁山县、东平县、阳谷县, 总人口约计12000多人。如台前县姜庄, 是姜姓人口最集中的村子, 全村180多户, 人口900多。其中除2户异姓外, 全部是姜姓。全村从村干部到部分村民, 都保存有姜氏族谱, 以姜太公后裔子孙自重。
《姜氏族谱》如同其他家谱一样, 所记年代久远, 世系流长。从血缘关系上说, 这种认同并无多少科学性意义。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