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教学设计
一、课前系统局部——课前准备
〔一〕课标〔或大纲〕分析
词在中华古代诗词文化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国家标准教材《语文》〔根底版〕共四册,收选词共七篇,集中在三、四册,除了两首宋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和《雨霖铃》是讲读课文之外,其余五篇都是自读课文,包括我们要探讨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语文课程教学大纲要求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文学作品欣赏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古诗词教学一直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学生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根底,这既是语文作为母语教育所担负的培养具有中国民族文化之根的現代公民的使命,也是学习古诗词的根本意义所在。
〔二〕教材分析
《虞美人》出现在人教版职高教材的第三册,是一篇自读课文。作为南唐后主李煜的绝笔词选入职高教材,旨在引导学生体验“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人生蜕变,感受“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绝望情怀。为了让学生体验更加丰富多彩的人生况味,建议增加辅助教材。学生在职业高中的三年学习生涯中,通过日积月累地学习,潜移默化地接受着古诗词的熏陶,到达了“陶冶高尚情操,继承传统文明、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的教学目标。职高语文教师应善用辅助教材,教学目标不应只停留在要求学生为通过会考而背诵默写,更应该注重艺术手法的评析,人文内涵的培养,高尚情感的渗透。
〔三〕学生分析
作为职高二年级的学生,完全可以读懂《虞美人》所表达的内容,但正如朱光潜所言,学生读懂的往往是外表的浅薄认识,至于词作背后的深刻意蕴,学生领会起来比较吃力。我想作为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挖掘更深层的东西,并在此过程中塑造人格,到达终生受益的目的。
从职高学生个体开展来说,在青少年时期学习一些优秀的词作,他们可以用一生的时间去消化、吸收。郭沫假设先生说过:“儿时背下的书,像一座大冰山,入了肚子,随着年龄增大,它会慢慢融化,一融化可就是财富了。”这些记诵的材料储存于学生的大脑,组合进他们既有的认知结构和情感经验之中,就会化为血肉,作为灵魂,成为其精神世界和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这既有利于“立人”,又有益于“学文”。
〔四〕教学目标
目标:诗歌意象是情感最重要的载体。就这首《虞美人》而言,抓住“变”与“不变”的诗歌意象,体会词人那种物是人非的悲愁,是本词的重中之重。
能力目标:如何在意象的鉴赏中体味痛悔的情感,需要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在归纳和总结中锤炼分析和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虞美人》作为李煜的绝笔词,是在国仇家恨多种愁绪无法梳理的情况下,吟唱的一首最为绝望的诗歌。所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六〕教学策略
1.借助绘画——体会词的情感,表达合作学习的理念
词教学中情感教学的首要条件,应是激发学生学习词的兴趣,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词的学习中。为此,在实际教学前,让学生以4—6人为一小组,绘制词的意境图。古人吟诗赋词讲究“诗情画意”,让同学们用图画来表现词的意境,不仅能激发学习的兴趣,还能帮助学生理解词意。
2.赏析意境——品味词的意象美,感受欣赏的乐趣
李煜的《虞美人》通过六副意象图:春花秋月图、小楼东风图、故国明月图、雕栏玉砌图、朱颜凋零图、一江春水图,让读者感受到的是今非昔比的落魄和悲怆。除了对故国的无限眷恋,只剩下无力回天的无奈。这一幅幅饱含了浓浓情丝的意象图,一一在我们的头脑中闪现,读者得到的不仅仅是美的享受,更有那种波澜壮阔的情感冲击。
3.借助音乐——感动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
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们对于音乐的体验,是一种心灵的感受,而对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却未必能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词是由诗歌演变而来的一种韵文,可以配乐吟唱。教师可播放以古词为歌词创作的流行音乐。学生通过“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可以理解词人“亡国之音哀以思”的愁绪。
〔七〕教学用具
《百家讲坛》中李煜的视频,多媒体课件,音乐〔邓丽君的《虞美人》〕
二、课堂系统局部——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
课前组织学生观看《百家讲坛》有关李煜的视频,并布置学生写李煜的人物传记,重点突出以降宋为界前半生与后半生的不同遭际。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将《虞美人》改写成一篇400字左右的散文。
〔二〕新课导入
站在历史的这一端,迎面吹来此岸五千年的风。在风里,我们嗅出了帝王的味道。帝王,号称九五之尊,威仪八方。间或几个帝王也拿起笔,写一些表现人物情感的合韵或不合韵的句子,自然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这就形成了一种独特而悠久的文化——中国古代帝王文学。虽然毛泽东有词云:“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