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优秀6篇.docx

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优秀6篇.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优秀6篇 大学生心理问题案例报告 篇一 一、一般资料 (一)、人口学资料 柳某,男,15岁,汉族,系我校初三学生,个头不高,身体胖瘦适中。父亲为乡下学区副校长,母亲为县医院护士。 (二)、个人成长史 求助者系家中长子,母亲体健,足月顺产、孕育期间未服任何药物、也未有任何不良反应,婴儿时期,一切正常,一岁左右、父母离异,父亲忙于教育工作而疏于照料,求助者由爷爷奶奶抚养照顾,爷爷和奶奶对其娇惯溺爱,从小意志脆弱、性格内向,自尊心极强,3岁时,父亲把求助者接到所在单位念书,那时,父亲升任副校长,业务繁忙,并且染有赌博不良嗜好,对其要求甚为严格,但很少与其沟通交流,小学阶段学习优异,深得师生夸奖,但胆小怕事,与学生交往很少,10岁那年,父亲续弦,继母除生育一妹之外,又带来一妹,继母对其百般呵护,但求助者仍旧感觉不到温暖,两年前,求助者离开乡下父母考取县城这所初中寄宿制学校,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求助者喜欢上了这所环境怡人、书香浓郁的美丽校园,学习劲头有增无减,成绩处于班上中上游,性格比以前稍微开朗些,结交了一些要好。但做事仍显自信心不足。 (三)、精神状态 求助者穿着干净整洁,说话思维清晰、完整,说话过程中流露出紧张焦虑情绪。 (四)、身体状态 求助者自幼身体健康,家族中无精神遗传史,家人身体健康,最近失眠多梦,委屈烦躁、焦虑,情绪低落。 (五)、社会功能 惧怕数学老师批评、害怕与数学老师交流,数学课注意力无法集中,数学成绩有所下降。 (六)、心理测验结果 SCL-90:总分为170,其中焦虑为3分、抑郁为2分、个人关系为2分。其他因子均低于2分。 二、主诉及个人陈述 主诉:最近一个月以来,求助者心神不宁、委屈郁闷、紧张焦虑睡眠不佳,数学课上,注意力无法集中、心情难以平静,学习效率下降。 个人陈述:一个月前,在一次数学测试中,正当求助者伏案疾书认真答卷时,“嗖”一声一个圆纸球不偏不倚落在求助者桌上,原来前桌想试图与求助者侧面的好友核对试卷答案。恰巧数学老师巡视考场走过,误以为求助者作弊,进行一番严肃批评,求助者百般解释,数学老师认为证据赫然在目,求助者想是对其掩盖粉饰,一气之下,撕碎试卷,将其推搡出教室,求助者当时觉得颜面扫地、委屈之极,尽管数学老师明白真相后,对其进行赔礼道歉。此后一个月以来,求助者对数学老师变得非常敏感,心情闷闷不乐、紧张焦虑,晚上失眠,惧怕受到数学老师批评指责,不敢与数学老师接触交往,数学课上常胡思乱想、思想开小差,注意力难以集中,心情无法平静,不敢正视老师,以前兴趣浓厚的数学现在变得肃然无味,数学成绩开始有所下滑,尽管知道这是一种不好的预兆,努力试图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效果不佳,父母领其到县医院做全身检查,无器质性病变。想通过这次心理咨询来改变这种不良的情绪状态。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咨询师观察到情况: 求助者面带倦容、身穿蓝色校服、思维清晰完整、说话语调低沉、情绪低落,缺乏自信。家族无精神病史,父母身体均健康。求助者自出生以来,未受到任何严重伤害,身体健康、智力正常。无躯体疾病,无泛化。 班主任反映:该生性格内向,争强好胜,数学测试被科任老师冤枉严肃处理后,情绪低落,委屈郁闷,躯体疲倦。 四、评估与诊断 (一)、心理诊断:一般心理问题。 (二)、诊断依据: 1、求助者目前心理与行为问题是由于数学老师错误处理引起其冲突有现实意义。 2、不良情绪持续时间短,一个多月。 3、不良情绪反应强度不太强烈,控制在理智的范围内,尚未泛化,思维合乎逻辑,人格也无明显异常。 4、社会功能受到一定影响但不严重,经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据此,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三)、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其临床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综合其相关因素,家庭中无精神病史,本人能正确描述自己遇到痛苦的切身感受,其痛苦的情绪发生原因明确,自知力完全恢复,主动求助,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根据精神活动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判断,求助者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符合统一性原则,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协调一致,其个性相对稳定,故其此时心理活动在正常范围,可排队求助者是精神病。 2、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求助者目前心理与行为问题是由于数学老师误解处理所引起的,其冲突有现实意义,并因此体验到不良情绪,持续时间1个多月,不良情绪反应强度不太强烈,只局限在数学课范围内,尚未泛化,社会交往有一定影响但不严重,经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符合心理问题的诊断。 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症是以广泛性焦虑或发作性恐怖状态为主要临床相的神经症,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内容充分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反应与初始事件不相关,该求助者也是以紧张焦虑为主要症状,是以数学老师误解处理而引起,有具体的对象和固定的内容,没有严重影响社会功能

文档评论(0)

朝兵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原版文件原创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