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轻清法治疗风热上犯之头痛、目赤等症状。方中谷精草辛甘而平,既能清热排暑又能疏风解表,适用于多种症状。轻清法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内感头痛等病症。其中,谷精草辛甘、青bildung子、决明子、薄荷、菊花、蝉蜕、蔓荆子辛凉化湿利咽,有助于清利头目、止渴利尿、缓解头痛。轻清法注重温散风热、疏风清肝,兼具清燥降火、养血滋阴功效,适用于肝火上炎、气血亏虚等病症。此外,轻清法还强调调整饮食结构、保持心情舒畅等综合调理作用,对于减轻疾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有显著效果。总结起来,轻清法是一种结合了清热解表、温散
张市场化应用轻清法治疗风热上犯病症的经验
张磊主任是中国首批著名中医之一。他虽然已经去世了,但他仍然身体健康,充满精神,坚持临床证据,并邀请名人来。张老师尊崇中医典籍,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医术精湛,从医60载,学验俱丰,在内科杂症的治疗研究中,建树颇多。张老师在临症中,师古出新,对内科疑难杂症的治疗见解独到,方法独特,集毕生经验之大成,创立了治疗内科杂症的“临证八法”,形成了其独特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较全面的反映了其学术思想,具有很高的理论研究价值和临床实用价值。笔者有幸侍诊左右,亲历老师诊治疑难杂病的过程,深受启迪,收获颇丰。今就老师“临证八法”之一的“轻清法”做一浅析初探,并整理典型病案数例,以示其效,与大家共赏。
轻清法就是应用轻清上浮而又凉散的药物来清疏上焦头部风热,用于治疗风热上犯头部所致各种疾患的一种治疗方法。代表方剂谷青汤,药物组成:谷精草30 g,青葙子15 g,决明子10 g,薄荷(后下)10 g,菊花(后下)10 g,蝉蜕6 g,酒黄芩10 g,蔓荆子10 g,生甘草6 g。功能:疏风清热、清利头目。适应症:风热上犯头部所致的头痛、头晕、耳鸣、眼胀、鼻塞、鼻流浊涕等病症。随症加减:头痛重者加川芎;头晕重者加钩藤;目珠胀者加夏枯草;头昏重者加荷叶;鼻塞者加苍耳子、辛夷;便秘者重用决明子;阴伤者加玄参;阳亢者加生石决明等。《素问·太阴阳明论》曰:“阳受风气……阳气从手上行至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风为阳邪,其性轻扬,两阳相从,故风邪易犯人之高巅;热亦为阳邪,其性炎上,亦易伤于人之高巅。所以,人之头部疾患,热证多而寒证少,实证多而虚证少;高巅之上,唯风药可达,风热上壅,宜寒凉清散,故此采用轻清上浮而又凉散的药物来清疏上焦头部风热,以从其阳,以祛除其病邪,这就是轻清法形成的理论基础。组方中谷精草辛甘而平,质轻而疏散上焦头面风热,善于治疗风热头痛目赤,肿痛羞明,眼生翳膜;青葙子苦微寒,清肝明目退翳,用于治疗目赤肿痛等,两药相伍共同清散上焦头面风热,是为君药,谷青汤方名也是取自两主药之名,以突出主药。决明子一药,《本经逢原》曰:“青葙子,治风热目疾,与决明子功同……能散厥阴经中血脉之风热。”两药协同有清肝热之功,且决明子润肠通便,泻热下行,有上下分消之势;黄芩清中、上二焦邪热,酒制更能载药上行,清中有散;薄荷、菊花、蝉蜕、蔓荆子皆辛凉质轻走上,善于清利头目;生甘草解毒,调和诸药以为使。纵观该方,以风药为主,药性多寒凉而清热,味多辛甘而疏散,只清不散则取效不捷,只散不清则取效不彻,清散相合,则使风热无所稽留而速去,药质多轻清而走上,专攻头面而直取病所,全方组方严谨,特点突出,具体生动地体现了轻清法的学术思想。
厥阴肝脉上巅顶,肝开窍于目,“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所以,结合这些生理病理特点,头面风热之头痛目赤眩晕诸症,也每与肝经郁热或肝火上炎相关,谷青汤中药物多有清泄肝热之功,清上焦风热与清泄肝热并行同治,也寓有此意,不可不察。至于临证加减,更显示出了张磊教授灵活辨证施治的高深,有待进一步学习。兹举病案三则,以资佐证。
1 风热上炎,上犯清痰,则从清心安神上诊断
宋某,女,37岁,2008年8月20日初诊。病案号0808110。
主诉:头晕、气短10 a。现病史:患者于10 a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头晕气短,每年夏天加重,于气温升高时明显,伴有手足心起小红疹、痒疹,甚者渗水。曾服用黄芪、阿胶等补药无效,未予正规诊治,现正值盛夏,头晕明显,特来诊治。现症:头晕蒙,气短乏力善太息,手足心有少量小痒疹,纳可,眠差,多梦易醒,大小便正常,月经正常,经前稍有乳胀,素喜食辛辣,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滞。辨证:患者头晕反复发作10 a,且以夏季为重,此乃阳热之体,盛夏之际,暑热炽盛,两阳相加,其热上炎,清窍被扰,发为头晕,《黄帝内经》载有“耐冬不耐夏。”“壮火食气。”火热内炽,耗伤气阴,故为气短乏力;热郁气滞,气行不畅,故为太息;热郁肌肤则为四末痒疹;火热扰心则眠差多梦;肝气不疏则乳胀;喜食辛辣则更助其热;舌红脉细亦是火热内盛上炎之外候。所以该病的病机关键是风热兼加暑湿,壅扰清窍于上,肝经郁热于内,治以疏风清热,疏肝理气,方用谷青汤加味。处方:谷精草30 g,青葙子15 g,决明子10 g,薄荷(后下)10 g,菊花(后下)10 g,蝉蜕6 g,酒黄芩10 g,蔓荆子10 g,炒苍术10 g,黄柏6 g,制香附10 g,生白芍20 g,生甘草6 g。10剂,每日1剂,水煎分服。2008年10月29日复诊,患者服药10剂,头晕基本消失,其他症状亦明显好转,遂停药至今。现时有食后脘痞胸闷,气短,眠差多梦,为求进一步调治来诊,张老师遂疏与开胸理气,清心安神方药10剂予以治疗。
按语:本案患者头晕10 a,呈季节性发病,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养老院门卫管理制度.pdf VIP
-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pdf VIP
- 统编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pptx VIP
- 2024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VIP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 第六章 市场调查与营销策略.pptx
- 建筑防水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实施细则hg.doc VIP
- 环境材料概论 课件全套 第1--9章 绪论、吸附材料 ---环境材料的绿色设计.pptx
- 中职英语英语教学计划.docx VIP
- HGT2226-2019普通工业沉淀碳酸钙.pdf VIP
- 3肖仰华-大规模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