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栽培模式和密度施肥对小麦子粒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铁和锌是人体中最高的两种成分。人体缺锌会引起很多疾病,如侏儒症、糖尿病、高血压、白内障、肝硬化等;人体摄取铁量过少或对铁的利用不当时,不仅会出现缺铁性贫血,还会导致体内多种酶的异常,从而影响到体内一系列代谢过程,严重时还会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人体所需的锌、铁等微量元素主要来源于食物,而对于肉禽类食品食用量较少的人群来说,禾谷类粮食是锌、铁的主要来源。小麦(Triticum aestivumL.)是我国北方民众最重要的食物来源,其子粒中锌、铁含量的高低是营养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以其为主食的人群的健康水平有直接影响。此外,锰和铜也是小麦和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元素。小麦缺锰出现“褐线萎黄症”,缺铜会出现“穗而不实”,严重时会导致颗粒无收。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原因之一就是锰缺乏,锰还能保证遗传信息的准确性。铜是血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并能影响铁的吸收和利用。
在北方旱地冬小麦生产中,由于高产品种的引进和N、P、K化肥的大量施用,加之石灰性土壤高pH值、碳酸钙含量高等导致土壤中锌、铁的缺乏,而缺锰现象也常见于排水良好的土壤上。人们尝试了多种栽培模式和措施,以提高水分和养分利用效率,从而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迄今对于锌、铁等在作物器官中的分配和向子粒中转移已有一些报道[19,20,21,22,23,24]。然而,关于栽培模式能否显著影响小麦子粒中以锌、铁为代表的微量元素含量,报道尚不多见。本文主要就半湿润易旱地区石灰性土壤上栽培措施对小麦子粒锌、铁、锰、铜含量的影响做了一定探讨。
1 田间不同处理的试验因子
试验在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作一站进行。试验区地处关中平原地区,海拔524.7 m,年平均气温13℃左右,年降水量550~600 mm,土壤类型为褐土类,土亚类,红油土属,黄土母质。供试土壤有机质含量 13.79 g/kg,Olsen-P 4.93 mg/kg,铵态N 2.41 mg/kg,硝态N 5.43 mg/kg。
供试冬小麦品种为小偃22。3个试验因子分别为栽培模式、氮肥用量和播种密度。在田间采取再裂区设计,重复4次。主处理为5种栽培模式:常规栽培(裸地无灌溉)、小麦秸秆覆盖(4500 kg/hm2)、地膜覆盖(全区均覆盖地膜)、垄沟种植(垄上覆盖地膜、沟内覆盖小麦秸秆)、补灌栽培(裸地冬前灌水40 mm);副处理为3个水平施氮量,分别为N 0、120、240 kg/hm2;副副处理为2个播种密度:67.5、135 kg/hm2,副副区面积为28.8 m2(6 m×4.8 m)。播种前用普通过磷酸钙(P2O5100 kg/hm2)作肥底,磷肥和氮肥(尿素)分别在小区内均匀撒施,用锄翻入耕层土壤。于2003年10月15~17日播种。小麦出苗3周后覆盖了铡碎的小麦秸秆,补灌栽培模式的小区于当年12月中旬进行灌溉。次年3月初喷洒除草剂。植株样品于2004年5月31日(收获前一天)进行采集:每小区均随机采集20株小麦植株,脱粒、烘干称重,子粒磨细备用。
小麦子粒锌、铁、锰、铜含量和土壤中有效态锌含量的测定:小麦子粒样品采用干灰化法处理,土样采用DTPA(pH=7.3±0.05)浸提,然后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所获得的数据均采用SAS8.1统计软件分析:先进行F检验,再用SSR法进行平均数间的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麦子粒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布
不同处理组合对小麦子粒产量有显著影响(表1),总体来看,产量水平6000 kg/hm2、5000~6000 kg/hm2、5000 kg/hm2的处理数分别为5、15、10,各占总处理数的16.7%,50%,33.3%。产量6000 kg/hm2的5个处理中,高、低种植密度分别为施中量氮素、地膜覆盖的组合处理产量最高,其次为在高量氮素下,覆盖秸秆、地膜覆盖分别与高、低种植密度的组合,再次是高种植密度条件下,补灌栽培与施中量氮的组合。而产量5000 kg/hm2的10个处理中,大都是不施氮肥、低种植密度与常规栽培、垄沟栽培或补灌栽培组合为主的处理。可见,在氮素供应充足的条件下,通过覆盖地膜或小麦秸秆,能显著降低土面蒸发和提高水分利用率,再加上合理的密度,3种栽培要素的合理组合能够保证在全生育期不灌水的情况下获得很高的小麦产量。
表1表明,不论何种处理组合,4种微量元素在小麦子粒中的含量分布趋势均十分一致,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铁锰锌铜,它们的平均值分别为88.5 mg/kg、58.0 mg/kg、42.7 mg/kg、5.6 mg/kg;变异幅度依次为:75.4~107.2 mg/kg、53.5~72.1 mg/kg、34.5~48.8 mg/kg、4.3~6.6 mg/kg。显然,4种微量元素在小麦子粒中的含量分布主要受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国语》与西周周王朝和诸侯历史散文.docx
- 《尚书尧典》诗言志考论.docx
- 《论语》君子词义考论.docx
- 《资本论》中的社会再生产运动.docx
- 《资本论》对社会再生产理论的新发展.docx
- 不同抗感番茄品种的抗性分析.docx
- 不同浓度下的松花蛋加工工艺研究.docx
- 不同生态区农艺性状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docx
- 东北老工业基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ocx
- 两大部类不变资本增长的均衡稳定关系.docx
- 半导体材料性能提升技术突破与应用案例分析报告.docx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政策支持下的关键技术突破与应用前景报告.docx
- 剧本杀市场2025年区域扩张策略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人才培训体系构建中的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人才培训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探索.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内容创作人才需求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区域市场区域剧本市场消费者满意度与市场竞争力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市场2025年区域竞争态势下的区域合作策略分析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人才培训与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docx
- 剧本杀行业剧本创作人才心理素质培养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