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II
浅谈华彦钧及《二泉映月》所带来的成就
摘要:二胡曲《二泉映月》是我国杰出的民间音乐家华彦钧的传世之作,也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作品以深刻的内涵,严谨的结构,新颖的构思,舒缓的节奏和流畅的旋律,深深牵动着亿万听众的心。本文从旋律、节奏、调式、结构等几方面对作品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展示作品所具有的独特的民族风格和艺术特征。
关键词:二胡曲;华彦钧;《二泉映月》民族风格;艺术特征
Abstract: erhu song two Spring reflects Moon is a brilliant Chinese folk musician Hua Yanjun handed down works, also is a brilliant pearl in our national music culture, works with profound connotation, rigorous structure, novel conception,Soothing rhythm and smooth melody deeply affect millions of listeners hearts.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tudies works deeply from melody rhythm mode structure etc. to show unique national style and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works.
Keywords: erhu music; Hua Yanjun; national style of two springs reflecting moon;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目 录
TOC \o 1-3 \h \z \u 前言 1
一、《二泉映月》简介 1
(一)作者简介 1
(二)创作背景 2
二、《二泉映月》的艺术特征 3
(一)民族风格的旋律 3
(二)民族风格的调式 5
(三)民族风格的曲式结构 5
(四)民族风格的节奏 6
三、《二泉映月》所带来的成就 6
(一)众星捧“月”——众多名人成就了《二泉映月》 6
(二)《二泉映月》已成为时代符号 8
结束语 9
参考文献 10
致 谢 11
PAGE 11
前言
华彦钧(1893-1950),小名阿炳,江苏无锡人。其代表作《二泉映月》是一首民族风格十分浓郁的二胡独奏曲,既是我国杰出的民间音乐家华彦钧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作者悲歌式的一生呕心沥血的高度艺术结晶,无论在创作还是演奏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作品以其委婉流畅、跌宕起伏、意境深邃的旋律,流露出伤感苍凉的情绪和昂扬愤慨之情,表现了作者在旧社会饱尝辛酸的感受和倔强不屈的性格,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泉映月》实际上是阿炳在长年流浪卖艺的生活中不断演奏、不断加工而形成的,它本是一首无标题音乐,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史学家杨荫浏先生于1950年赶赴无锡寻访阿炳后,在收录该曲时,与作者商定的曲名。贺绿汀曾经说过:“他(阿炳)的音乐之所以感人,是由于他在旧社会过着长期痛苦流浪的生活。他的音乐正抒写了他在长期痛苦流浪中的思想感情。《二泉映月》这个风雅的名字,其实与他的音乐是矛盾的,与其说音乐描写了二泉映月的风景,不如说是深刻地抒发了瞎子阿炳自己的痛苦的身世。由此可见,这首乐曲并不主要是描写天下第二泉优美的景色,而是抒发了作者对旧社会苦难生活的愤懑之情,表现出阿炳对无情的现实生活的沉思,寄托了他对新生活的憧憬。所以,我们在欣赏这首作品时,更多地需要从乐曲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调式等音乐要素所构成的音乐形象来领会,需要从作品本身所具有的民族风格去探讨,这样才能揭示其深刻的内涵。
一、《二泉映月》简介
(一)作者简介
阿炳,原名华彦钧,1893年8月17日出生于无锡市,民间音乐家,正一派道士,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1950年12月4日逝世。他刻苦钻研道教音乐,精益求精,并广泛吸取民间音乐的曲调,一生共创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间乐曲。其父华清和为无锡城中三清殿道观雷尊殿的当家道士,擅长道教音乐。华彦钧3岁时丧母,由同族婶母抚养,8岁随父在雷尊殿当小道士,开始在私塾读了3年书,后从父学习鼓、笛、二胡、琵琶等乐器。12岁已能演奏多种乐器,并经常参加拜忏、诵经、奏乐等活动,18岁时被无锡道教音乐界誉为演奏能手。现留存有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和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六首。其最著名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