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石著作虚劳因治疗课件.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绮石著作虚劳因治疗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情。 ——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 ——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 ——伯克 1 2 3 4 5 6 n 偏执丹溪滋阴之说,辄以黄柏补肾,知母 清金,苦寒降火,则有碍于中州之运化。 n 偏执立斋补火方法,不离苁蓉桂附,温肾 补阳,则难免助其郁火郁热。 7 n 一曰培土调中,不损至高之气。 n 一曰金行清化,则水自流长,乃合金水 于一致也。 8 n 先天之因 n 后天之因 n 痘疹及病后之因 n 外感之因 n 境遇之因 n 医药之因 9 n 其症约有数种:如劳嗽、如吐血、如骨蒸, 极则成尸疰。 n 2. 阳虚成劳,统之于脾。 n 夺精、夺气、夺火——阳虚三夺。 n 夺精、夺火主于肾,夺气主于脾,但以中 为最险。 10 气不守 梦泄遗精、漏精、肾痹等几类; n “阳虚三夺统于脾”篇中提到痿证、肾痹; n 虚劳本治方中,阳虚成劳列方有梦泄遗精、 漏精、肾痹几类。 n 故阳虚成劳应为这几类病症: n 梦泄遗精、漏精、肾痹、痿证。 11 n 治肺、治脾、治肾,治虚之道毕矣。 n 治虚二统: n 治虚二统,统之于肺、脾而已 n 李中梓说“大抵虚劳证……如补脾保肺,法 当兼行,然脾喜温燥,肺喜清润,保肺则 碍脾,补脾则碍肺”,二法不能兼顾时,应 以补脾为先,“补脾之药,大要于保肺”。 12 n 治阴虚各统之以肾水,六味丸、百补丸之类, 不离知柏者是。 n 专补肾水者,不如补肺以滋其化源,使金水相 生;专补命火者,不如补脾以建其中焦,使精 生于谷。 13 n “心肾不交与劳嗽总论”篇: n 若肺络已伤,劳嗽已成,则急宜清金保肺。 n 如未见骨蒸、劳嗽、吐血者,治宜清金保肺; n 已见骨蒸、劳嗽、吐血者,急宜清金保肺; n 曾经骨蒸、劳嗽、吐血而治愈者,亦终身不可 或忘护肺。 14 n 阳虚成劳的治疗亦以养心脾、固肾气为主。 n 阳虚成劳,多由心、脾、肾三脏不调所致, 虽云治虚三本,亦应在统之于脾的基础上 心、脾、肾三脏同调。 15 n ①在吐血正涌之时,法宜着重止血,可用炒蒲黄、 炒侧柏叶、陈棕灰三味为主,佐以紫花、犀角、 地黄、白芍之类; n ②血势过盛不止者,再用清金散、碧玉丹等,一 坠其火,血势自缓; n ③更不止者,再加童便。 n ④甚至血势涌溢,并汤药无隙可进者。须以热黄 酒濯其两足, 自能引火下行,而血渐止,然后再 投以上方药。 16 n 禁用:如黄柏、知母。 n 不可用:如枳壳 n 不必用:如苏子 n 偶用:如陈皮 n 初病酌用:如麦冬、五味子 n 一般酌用:如柴胡、杞子 n 审慎而用:如当归、龙眼肉、人参,尤其后者,在外 感风邪元气未败之时,不必用之 17 n 地骨皮清火除蒸更兼养肺。 n 枸杞以其升而实于上,但能温髓助阳,虚劳 初起,相火力炽不敢骤用。其根伏于下,故 能资肾家真水,以其皮,能舒肺叶之焦枯。 n 味本不苦,不致倒胃,质本不濡,不致滑脾。 功力万全,行知柏之功而无其害,最为善品。 18 n 惟杂症之喘急而气高者,有三子养亲之说,而 医者混以治劳,以为得真苏子下气,则气可平 而火可降,喘可定而痰可消。不知其复也,必 增剧矣。 n 惟白前—味,为平喘之上品。凡濒肚抬肩,气 高而喘,能坐而不能卧,能仰而不能俯者,用 此以平之,取效捷而元气不伤,大非苏子可比。 19 n 世医不察虚劳杂症之尔但见胸口气滞,辄以陈 皮理气,不知陈皮味辛而性燥,辛能耗肺气之 清纯,燥能动阴虚之相火,本以理气,气反伤矣。 n 惟清金之久,化源初动,脾气末健, 胃口渐觉 涎多,可少加陈皮以快之,使中宫—清,未为 不可。 n 又或时气偶热脾胃涵泻,亦可暂用数剂, 以清 理之,然亦须去病则已,不宜常用。 20 n 万无生理:若大肉脱尽者 n 可治:倘虚热已退。痰嗽皆除,而大肉 未消,或既消而脾胃尤强,药食滋补, 大肉渐渐长起 n 不可治:如其仍前不长者,即使饮食自 健,亦不过迁延时间而已 21 n (3) 二护 n (4) 三候 n (5) 二守 n (6) 三禁 22 冬季防寒,又防风。 n (3) 二护:护两足、肩俞和眉际 n (4) 三候:春初、仲夏、夏秋之交,宜加意调摄。 n (5) 二守:二守者,一服药,二摄养。 n (6) 三禁:指用药禁忌,一禁燥烈,二禁苦寒, 三禁伐气。 23 茶、连、桅子等苦寒药所能清; n 虚劳气逆,是由肺气薄弱而气机窒塞,非 青皮、枳壳、香附、豆蔻、苏子等所能开 豁之气。 n 至于饮食所禁,亦同药饵,香燥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