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诊疗常规.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皮下急性蜂窝织炎 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感染。多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其次金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 【诊断】 一.临床表现:全身不适,恶寒发热、局部红肿热痛、指压退色、边缘不清、 淋巴结肿痛 二.辅助检查:血常规、脓液涂片、细菌培养、药敏试验。 三.鉴别诊断: 产气性皮下蜂窝织炎与气性坏疽区别。 新生儿皮下坏疽有皮肤质地变硬时,应于硬皮病区别,后者皮肤不发红,体温不增高。 小儿颌下咽峡炎区别,后者颌下肿胀稍轻,而口咽内肿胀发红明显。 【治疗】 一.全身:注射抗生素,首选青霉素。二.局部:早 期:敷贴 中晚期:切口引流 丹毒 皮内淋巴管网受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侵袭所致。皮肤、粘膜损伤可继发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诊断】 临床表现: (一) 全身症状:恶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 (二) 局部症状:皮肤红、肿、痛、热、范围扩大,近侧淋巴结肿大。常发生于面部或下肢 【治疗】 一.全身:抗生素、青霉素或中药黄连解毒汤 二.局部:金黄散涂敷或用硫酸镁湿敷,治疗原发病。 烧伤 有热力、化学物质及放射线接触损伤病史。 【 诊 断 】 完整的诊断要包括致伤原因、部位、面积 皮肤及深部组织存在创面,面积估计及深度判断如下: 面积估计;常用手掌法和九分法: 手掌法,适用小面积计算,以伤员本人单侧手掌五指并扰面积为 1%。 九分法,将人体各部分成 11 个九(9%),会阴部 1%,即头面颈 1ⅹ9%,双上肢 2ⅹ9%,躯干 3ⅹ9%,双下肢 5ⅹ9%,不足 12 岁,头颈为[9+(12-年龄)]%,双下肢[5ⅹ9-(12-年龄)]%。 深度判断;沿用三度四分法。 Ⅰ°(红斑型)---烧伤表皮层,创面红色斑块状。面积不作病情分类统计。 Ⅱ° 浅(水泡型)---水泡皮薄,基底红润,痛觉敏锐。 Ⅱ° 深(水泡型)---水泡皮厚,基底白或红白相间,痛觉不敏感。Ⅲ°(焦痂型)---创面厚如皮革,毛发脱落,无感觉。 病情分类:参考面积、深度、并发症。 (1)轻度烧伤---Ⅱ°面积<9%。 (2)中度烧伤---Ⅱ°面积 10~29%,其中Ⅲ°<9%。 (3)重度烧伤---Ⅱ°面积 30~49%,Ⅲ°10~19%,或中度有休克等并发症。 特重烧伤---Ⅱ°面损伤。 【 治疗原则 】 院外急救: 保护创面,避免污染,以干净毛巾或床单包裹,尽量避免移去表皮, 化学烧伤需及时大量清水冲洗或浸泡几分钟。 稳定情绪,肌注曲马多或度冷丁。 处理复合伤,对昏迷及有吸入性损伤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院内治疗: 中面积以上早期抗休克补液、输血或血浆,首选糖盐水,收住院。 复合小面积烧伤,尽快在严密消毒下清创,可选包扎或暴露疗法,化学烧伤创面清洗后暴露。 伤及吸入性损伤处理,重视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切开。 早期预防感染,肌注 TAT 1500U,并视情况使用抗生素。 有深度创面收入院尽早分期、分批、有计划手术去痂植皮。 颅底骨折 【诊断】 多为颅盖骨折延伸到颅底,也可由间接暴力所致。 颅前窝骨折 可出现鼻出血、眶周广泛於血斑(“熊猫眼“征)、广泛球结膜下淤血斑、脑脊液鼻漏、颅内积气、嗅神经或视神经损伤等。 颅中窝骨折 可出现鼻出血、耳出血、脑脊液耳漏或鼻漏,第ⅱ~Ⅷ颅神经损伤或垂体损伤。 颅后窝骨折 可出现乳突部或枕下皮下淤血斑,可合并后组颅神经(第Ⅸ~ Ⅻ颅神经)损伤。 颅底骨折的诊断和定位,主要靠上述临床表现来确定。普通 x 线片不易显示颅底骨折,CT 扫描有助于诊断。对脑脊液有疑问时,可收集漏出液作葡萄糖定量检测来确定。 【治疗】 颅底骨折本身无需特别治疗,着重于观察有无脑损伤及处理脑脊液漏、颅神经损伤等合并症。 预防颅内感染。 颅盖骨折 (一) 线性骨折 【诊断】 头部外伤史,可能伴有头皮损伤。 颅骨 X 线摄片,CT 检查。 【治疗】 单纯线性骨折本身不需特殊处理。 警惕是否合并脑损伤,需留观。 (二)凹陷性骨折 【诊断】 头部外伤史。 婴幼儿可呈“乒乓球凹陷性骨折。” 骨折部位的切线位 x 线片,可显示骨折陷入颅内的深度,ct 扫描则不仅了解骨折情况,还看了解有无合并脑损伤。 【治疗】 手术适应证包括:①颅内压增高,ct 示中线结构移位,有脑疝可能者,应行急诊开颅去骨瓣减压术;②引起神经功能障碍,如偏瘫,癫痫等,应行骨折片复位或取除手术;③在非功能部位的小面积凹陷性骨折,深度超过 1cm 者,为相对适应证,可考虑择期手术;④位于大静脉窦处的凹陷性骨折,如未引起神经体征或颅内压增高,即使陷入较深,也不宜手术;必须手术时,术前和术后都有需要作 好处理大出血的准备。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诊断】 脑外伤史 无明确的外伤史或仅有轻微的脑外伤史。多数病人年龄较大。 临床表现 为慢性颅内压增高症状,记忆力和理解力减退、智力迟钝、精神失常、轻偏瘫及失语等,容易误诊。 CT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