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3课 内战爆发;2022版课标;;;;;1.【历史解释】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与重庆谈判的比较。
;项目;2.【时空观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名称的演变。
;报刊是时代的晴雨表,也是历史的风向标。某校八年级学生围绕“报刊中的重庆谈判”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究原因——感悟人民心声】
材料一 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
——重庆《大公报》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1945年8月29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的原因。
中国人民饱经西方列强侵略、军阀割据混战、日本法西斯侵略带来的苦难。他们厌倦战争,要求和平民主。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使人民看到了国内和平、民主和国家统一、富强的希望。
;【循过程——重视舆论宣传】
材料二 重庆谈判期间,《新华日报》的报道(摘录)
;(2)根据材料二,说明重庆谈判期间《新华日报》发挥的舆论宣传作用。
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的诚意;揭露了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和平建国的政治主张;推动了重庆谈判的进程。(任答两点即可)
;【思结果——培养认知能力】
材料三
;(3)你是否认同材料三中“它最终的结局不是艳阳,而是血光”这一观点?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同意。理由:漫画中,国共两党在写有“团结谈判”的桌子上举行和谈,正欲握手言和,国民党人却在桌下放狗扑向共产党人,揭露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发动了全面内战。
;★知识点一:重庆谈判
1.1945年,文学家郑振铎写道:“从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开始会谈以后,我们哪一天不在探问着会谈进行的情形,不在关心着会谈进行得顺利与否。”这反映出,当时中国人民的迫切愿望是 (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打倒列强,铲除军阀”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要和平,争民主”;
2.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第二天,蒋介石即授意国民党军事机关密令印发《剿匪手本》;重庆谈判期间,国民党阎锡山部队对上党解放区发动进攻。可见,蒋介石主张 ( )
A.“攘外必先安内” B.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C.“假和平,真内战” D.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3.(2022烟台)1945年8月,《新华日报》发表的群众来信说:“毛先生来渝,证明了中共为和平、团结与民主而奋斗的诚意和决心,这的确反映和代表了我们老百姓的要求。”材料中的“毛先生来渝”取得的成果是 ( )
A.西安事变得到了和平解决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国共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
D.实现了民主统一、和平建国;4.(历史解释)某一历史文件中写道:“必须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行三民主义。”据此判断,这一文件
( )
A.推动了国民革命在全国的兴起
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说明国共谋求实现第三次合作
D.在形式上奠定了和平建国的基础;★知识点二:国民党发动内战
5.(史料实证)从1946年1月到6月,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发动的大小进攻共计4 365次,累计使用兵力达270万人次,侵占解放区城市40座、村镇2 577处。这表明 ( )
A.南京国民政府破坏“双十协定”
B.国民党已经发动了全面内战
C.国民党军队围攻陕甘宁解放区
D.解放战争进入战略进攻阶段;6.(时空观念)朱自清在1946年写道:“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地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材料中的“一阵阵闷雷”是指( )
A.日本发动了卢沟桥事变
B.国民党军队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
C.重庆谈判未能达成协议
D.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陕北解放区;★知识点三: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7.毛泽东在《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指示中说:“暂时放弃若干地方若干城市,是为了取得最后胜利。……此点,应使全党和全解放区人民都能明白,都有精神准备。”这一时期人民军队采取的主要作战方式是 ( )
A.运动战 B.攻坚战
C.阵地战 D.游击战;
8.李德胜是毛泽东于1947年到1948年期间使用的化名,谐音是“离得胜”,意为“离开延安,取得胜利”。与李德胜这一化名相关的史事是 ( )
A.转战陕北 B.遵义会议
C.皖南事变 D.红军长征
;9.(跨地理)右图中一系列军事行动的意义在于 ( )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B.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C.打退了敌人对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