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国文学(2)》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外国文学(2)
英文名称:Foreign Literature 2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
学 分:2.5
总 学 时: 40 (其中理论学时: 40 )
考核方式:考试
授课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生
先修课程:外国文学(1)、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文学理论等。
推荐教材:《外国文学史》,聂珍钊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参考资料:《外国文学史》,郑克鲁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20世纪外国文学史》,郑克鲁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外国文学简编》,朱维之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西方美学史》,朱光潜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讲授东西方文学发展史,本课程将通过深入分析一批经典作家及其作品,使学生能对外国文学中所蕴涵的人文思想有较深入地分析和了解;运用多种文学批评方法让学生领略外国文学的风采,让学生掌握外国文学的基本知识,提高分析和评论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素养以及以不同视角解读文本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
本课程分为(1)(2)两个部分,本学期讲授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系统梳理了19世纪后期、20世纪的外国文学发展史,突出介绍欧美近代文学思潮和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重点分析有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力求对19世纪中叶以来外国文学的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规律进行概括和总结。
第八章 19世纪文学(下)
【目的要求】
1.掌握托尔斯泰及其文学创作。
2.熟悉现代主义初期的流派与创作。
3.了解自然主义及其文学创作。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托尔斯泰、易卜生、马克·吐温、左拉和夏目漱石等代表作家。
2.教学难点:托尔斯泰主义及其意义、易卜生社会问题剧的价值及艺术特征。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问题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现代化教学手段(观看影片《安娜·卡列尼娜》)。
【教学时数】 理论:10学时
【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托尔斯泰主义”?试结合具体文学作品予以分析。
2.怎样从社会环境、伦理道德的立场认识苔丝的悲剧?
3.阅读《娜拉》《玩偶之家》,简析易卜生社会问题剧的艺术特征。
4.谈一谈,你心目中的马克·吐温形象及其小说的讽刺艺术。
5.夏目漱石笔下日本明治时代的知识分子形象。
第九章 20世纪文学(上)
【目的要求】
1.掌握苏联文学的主要创作成就。
2.熟悉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与创作。
3.了解美国文学的成就。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俄苏文学、欧美文学、海明威、泰戈尔、川端康成等代表作家。
2.教学难点:现代主义思潮、卡夫卡、艾略特“荒原”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专题法、探究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时数】 理论:18学时
【思考与练习】
1.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及主要流派。
2.简析高尔基、肖洛霍夫和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主要特色。
3.简析《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内容、艺术特色和思想意义。
4.试分析《荒原》的象征意义。
5.《静静的顿河》中葛利高里的悲剧性。
6.阅读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地洞》、《乡村医生》,简析卡夫卡的现代意义。
7.查阅相关材料,理解海明威的文学创作与“硬汉精神”“冰山理论”的关系。
8.泰戈尔诗歌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9.简析泰戈尔在印度近代文学发展史上地位和贡献。
10.阅读川端康成《雪国》、《千纸鹤》、《古都》、《伊豆的舞女》,谈谈川端康成小说的思想与艺术特征。
第十章 20世纪文学(下)
【目的要求】
1.掌握存在主义和荒诞派戏剧的创作。
2.熟悉现代主义文学的转型及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及其代表人物。
3.了解其他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作家的创作和成就。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存在主义、荒诞派戏剧和后现代主义。
2.教学难点:萨特、贝克特、马尔克斯、博尔赫斯、大江健三郎。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专题法、探究法案例分析《秃头歌女》。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时数】 理论:12学时
【思考与练习】
1.20世纪下半期外国文学的主要特征。
2.为什么现代主义作家较热衷于对人类心理活动的探索?试结合伍尔芙、乔伊斯等人的作品予以分析。
3.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4.《等待戈多》的反戏剧特征。
5. 简析《鼠疫》、《犀牛》和《秃头歌女》的象征意义。
6. 评析《百年孤独》以及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影响和意义。
7. 阅读博尔赫斯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