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教学设计.docx

高中历史教学: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教学设计.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江华瑶族自治县第一中学 宋秀寅 一、【课程标准】 1、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类型商路的开辟; 2、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二、【学情分析】 1、从知识结构来看,本课涉及到的商路、贸易、文化。在前面的必修内容中有一定的基础。对于丝绸之路这一概念并不陌生。但本课是本专题的第一课,学生尚未建立起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缺乏全局观念。难以理解其内在内在关系。 2、从发展需求来看,学生阅读原始史料和对历史理论问题的概括及理解能力有限。加之本课需要较高的读图能力,对比分析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时空定位和史料阅读,了解汉代丝绸之路开辟的史实。掌握丝绸之路发展的历程。 2.通过史料对比,分析,丝绸之路开辟前后的东西方交流的变化,理解丝绸之路开辟的重要意义。通过史料阅读,阐释东西方文明交流发展的趋势。 3.通过史料分析、史料实证,理解东西文化交流的趋势。从而充分理解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之间的关系。深刻认识到文化在不断交流、借鉴中向前发展。 四、【教学重点】 古代不同类型商路的开辟;古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表现 五、【教学难点】 理解商贸活动与文化交流之间的关系 六、【教学方法】 PPT课件辅助教学;利用地图、材料等创设历史情境、以问题为引领;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讲述法 七、【学法指导】 阅读法、合作探究法、读图法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丝绸之路示意图及材料 教师讲述: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近两千年以来为人类的共同繁荣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条丝绸之路,了解丝绸之路的产生、发展及其为人类共同繁荣所作出的贡献。 (设计意图)通过时事导入,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从而顺利过渡到本课教学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丝绸之路 1.名称由来:人类早期几个文明中心之间的交往主要是沿东西方向展开的。其中,最著名的是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欧亚大陆的商路。后人在这条商路上发现了大量丝绸遗存,因此将它命名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 出示丝绸之路路线图及出土丝织品 教师讲述:人类早期文明中心主要有古代西亚、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等,这几个文明中心之间的交往主要是沿东西方向展开的。其中,最著名的一条商路是以古代中国为起点,连通亚洲、非洲、欧洲的商路。由于这条通道交易的物品以丝绸为主,中国的丝绸在欧洲市场上又大受欢迎,因此这条贸易通道被称为丝绸之路。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首次用“丝绸之路”一词来称呼历史上这条促成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路线。时至今日,“丝绸之路”已经成为中国与西方进行商品贸易道路的泛称,同时它也是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丝绸之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丝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2.中国丝绸的影响:中国丝绸很早就被辗转贩运到欧亚大陆其他地区,成为广受欢迎的珍贵商品。 出示材料及古希腊陶器图 人们在那里所遇到的第一批人是赛里斯人,这一民族以他们森林里所产的羊毛而名震遐迩。他们向树木喷水而冲刷下树叶上的白色绒毛,然后再由他们的妻室来完成纺线和织布这两道工序。由于在遥远的地区有人完成了如此复杂的劳动,罗马的贵妇人们才能够穿上透明的衣衫而出现于大庭广众之中。 ——1世纪的博物学家老普林尼《自然史》 至于赛里斯人用作制作衣装的那些丝线,它并不是从树皮中提取的,而是另有其他来源。在他们国内生存有一种小动物……比最大的金甲虫还要大两倍。在其他特点方面,则与树上织网的蜘蛛相似,完全如同蜘蛛一样也有八只足。赛里斯人制造了于冬夏咸宜的小笼来饲养这些动物。这些动物作出一种缠绕在它们的足上的细丝。 ——生活在2世纪的学者包撒尼雅斯《希腊史》 教师讲述: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和制造丝绸的国家,早在先秦时期,中国的丝织品已流传到阿尔泰山以西。丝绸很早就被辗转贩运到欧亚大陆其他地区,成为广受欢迎的珍贵商品。赛里斯是古代希腊和罗马人对中国的称呼,意思是丝国。当时居中亚而作为西销丝绸之中间商的各部族,有时也被称为赛里斯人。相传,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的凯撒穿着一件丝绸长袍到剧院看演出,吸引了满剧场的人。在古希腊的陶壶上也有身着丝绸妇女的形象,可见丝绸广受欢迎。 3.张骞通西域 (1)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张骞沿河西走廊出使西域。 (2)意义:张骞出使西域被称为“凿空”,大大推进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贸易的繁荣。 出示张骞通西域图 教师讲述:张骞通西域是丝绸之路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张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