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docx

高中历史教学: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潜心研究中外历史纲要(上)教案追求卓越 PAGE 2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隋唐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隋唐及五代十国时期民族交融的新成就。 2.通过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隋唐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就。 【教材分析】 本课共有三子目,主要介绍了隋唐的统一与盛世到五代十国的历史演变。“隋唐的统一”与“唐朝前期的鼎盛局面”两目,着重描写经过长期分裂后,中国历史来又一次大一统局面。“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一目,从多角度分析了唐朝中期后由盛转衰的历史原因。本课涉及的知识点繁杂,需梳理线索,确定主题,在“盛象”与“衰象”的历史转变中进行深入思考。 【教学目标】 1.通过史料分析,了解隋唐社会经济生活,认识隋唐盛世的表现,培养对隋唐时期中华文明成就的认同感。(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2.运用时空定位,分析隋唐盛世民族关系及对外关系的发展,认识民族交融与对外交往的发展是盛世的重要标志,亦是盛世出现的重要原因。(时空观念) 3.分析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的历史演变进程,提高对古代中国历史演变的解释水平,加强对中华文明成就的自豪感,增强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力与信心。(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隋唐盛世的具体表现与基本特征;推动盛世产生的历史原因。 【教学难点】“盛象”与“衰象”的历史启示。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主题】从社会经济的发展、制度的创作与演变、历史人物的认知等多视角看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的演变。 【教学过程】 一、大唐盛世之奠基——隋朝(581—618年) 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公元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结束西晋末年270多年的分裂局面。 2.隋朝建设与兴盛 结合材料以及教材,探究隋炀帝统治与隋朝的灭亡。 隋都洛阳 隋都洛阳 (1)建设:广设仓库;隋炀帝兴建洛阳城;开通大运河;始设进士科,创建科举制。 贞观十一年,马周对唐太宗说:“隋家贮 贞观十一年,马周对唐太宗说:“隋家贮洛口仓,而李密因之;东京积布帛,至今未尽。”王世充据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 ——吴兢:论奢纵·贞观政要(卷六) 思考:隋朝粮仓的地理分布有何特点?分析如此设置的原因。 分布特点:靠近大运河;靠近长安洛阳等重要城市。 原因:交通便利,便于运输调用;长安洛阳是隋朝的政治经济中心,是粮仓的存在根本,同时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关中平原及河洛平原,是当时国内重要的产粮基地。 隋唐大运河:功过得失 尽道隋亡为此河, 千里长河一旦开, 至今千里赖通波。 亡隋波浪九天来。 若无水殿龙舟事, 银帆未落干戈起, 共禹论功不较多。 惆怅龙舟更不回。 ——《汴河怀古二首》 ——胡曾 有人说,大运河的开凿牵引沿线城市和腹地经济;有人说,此艰巨工程对劳动人民是一场灾难,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结合史实加以论述。(要求:思路清晰,史论结合。) 积极:①贯通南北,促进南北经济交流;②加速运河沿岸城市发展;③巩固统一。 消极:加重负担、激化矛盾、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2)衰亡: 材料 是时(隋朝末年)百姓废业,屯集城堡,无以自给。然所在仓库,犹大充牣,吏皆惧法,莫肯赈救,由是益困。初皆剥树皮以食之,渐及于叶,皮叶皆尽,乃煮土或捣稿为末而食之。其后人乃相食。 ——王咨臣等译、虞祖尧等校:《历代食货志今译(晋 ·魏·隋)》 思考:根据材料,概括隋朝末年的社会状况并据此分析隋亡的原因。 社会状况:统治腐朽,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 原因:大兴土木,统治残暴,社会矛盾尖锐。 二、大唐盛世之形象——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建立的周朝·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第二代皇帝·文治武功 ·建立的周朝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选贤任能,改革吏治 ·发展生产,大兴文治 ·第二代皇帝 ·文治武功 ·以能纳谏著称 “贞观之治” “贞观遗风” “开元盛世” 1.贞观之治 思考:根据所学,你认为“治世”“盛世”的要素有哪些? 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对外开放自信……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子,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唐太宗统治时期,人才济济——房玄龄、杜如晦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