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阻抗式含水率的水基测量技术研究
0 抗水剂的选择
在高含水开发的过程中,正确、可靠地测量水下含水量是一个较大的技术难度。基于这种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阻抗式含水率的测量方法。与传统的电容测量法相比,具有便于时实监控,测量结果受温度、电极沾污和流态的影响较小等优点。实验表明,在高含水的情况下有较好的测量效果。在对油水两相流的含水率进行测量时需要使用恒流的交流激励源对阻抗传感器进行激励。在此基础上又对阻抗传感器的激励源电路进行了优化设计,采用了直流恒流源器件,通过快速切换正负极性的方式形成双向脉冲激励恒流源,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激励源的受温度影响大、抗干扰能力差、输出电流较小、处理电路复杂等缺点。目前阻抗仪器已经成为产液剖面测井的主力仪器。要保证和进一步提高仪器的使用效果,需要对仪器进行进一步的认识,对仪器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对现场反应和提出的问题要及时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通过分析问题和基础理论探索其影响程度,提出解决办法。
1 抗传感器过载效果分析与实验验证的优势
1.1 传感器的分流现象
在对油水两相流的含水率进行测量时采用的是四电极结构的阻抗式含水率计,如图1所示。
由于阻抗式含水率计的传感器采用交流恒流源供电,发射电极Ⅱ(供电电极地)连接交流地,而仪器外筒是直流地同时又是交流地,根据等效电路原理,当流体流过传感器时存在着分流现象I1、I2,上下绝缘面相当于接地,即I=I1+I2我们将对传感器的分流现象进行动静态分析。
1.2 确定中心水面位置,根据水面位置
实验表明,油水界面在绝缘段里和绝缘段以外都影响着全水值的大小,但不受传感器上下分流现象的影响。
油水界面位置对全水值影响的实验:整个激励源如图2所示,传感器上部的出液口距离绝缘面顶端9 cm,而绝缘面到第一电极的距离为3.5 cm,在这个有效范围内,我们根据水面位置的不同分别取点测量全水值,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在水面在绝缘面以上每隔1 cm进行一次标定,全水值在765 Hz~767 Hz,而当水面在绝缘界面以下激励电极之上时每隔0.5 cm进行标定时频率在1 010 Hz~1 058 Hz之间,明显大于绝缘面以上时的值,因为在绝缘面以上时一部分电流I1从上面金属壁流走,当水面在绝缘临界面之下时,电流全部向下,没有分流,所以全水值频率相应增大,可见传感器在绝缘界面以上没过出液口以下时向上存在分流现象,进而证明了传感器存在分流现象。
2 不同直径缘圆柱体的含水率
所谓的静态实验,就是在充满水的传感器内插入不同体积的绝缘物来进行的。用5支不同直径的绝缘圆柱体模拟油柱,分别代表含油 10%、20%、30%、40%、50%即含水率分别为 90%、80%、70%、60%、50%。通过实验得出,清水、4000ppm、1500ppm盐水下的含水率相对响应与持水率的关系。
2.1 持水率与水率呈线性关系
把阻抗传感器放入矿化度为4 000 ppm、1 500 ppm盐水中,从图3可以看出含水率与所对应的持水率相对响应呈线性关系,近于y=x线性方程,并且两种情况下近于重合。
2.2 在清水下的静态实验中
按上述刻度步骤依次得清水中实验结果,从图4可以看出含水率相对响应与所对应的持水率呈线性关系,并且近于y=x线性方程。
2.3 含水率相对响应与温度的关系
该实验是在一定矿化度浓度下进行的,例如1 500ppm,实验温度30℃,70℃,实验结果如图5所示。从图上可以看出在这三种温度下分别得到的三条直线同样近于重合。因此表明含水率相对响应同样只和绝缘柱体体积有关,与温度无关。
通过静态实验得出,阻抗传感器含水率的测量不受矿化度、浓度及温度的影响,含水率相对响应主要和持水率有关,也可以说主要与绝缘柱体的体积有关。全水值的大小不受分流现象的影响或影响较小。
3 集流式流网集流
开展动态实验研究,实验在多相流模拟井上完成,以柴油和水作为实验介质。实验中配给流量调节流量点,直到80 m3/d;各流量下含水率调节为50%、60%、70%、80%、90%和100%。为克服滑脱速度影响、提高流体流速,实验采用集流的方式进行的。实验所用仪器的传感器结构与静态实验用传感器结构完全相同。
3.1 含水率的稳定性
根据动态实验结果,如图6所示,不同流量下、不同含水率下所得的各个含水率相对响应值近于相等,并且含水率频率响应和含水率的关系曲线接近静态实验结果。含水率所反映的全水值大小不受分流特性影响或受影响较小。证明了该仪器含水率测量传感器不受分流影响或受分流影响较小。
3.2 抗仪器含水率重复实验数据
对两支仪器的含水率测量进行了重复实验,重复实验是在不同日期进行的。为了便于对比,将实验数据绘在同一图板中。
图7是阻抗仪器含水率重复实验数据图板,表明相对应的含水率线基本重合,表明阻抗仪器含水率仪器响应具有很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铁乘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VIP
-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案.doc VIP
- 松下DC-GX9GK高级功能说明书说明书.pdf VIP
- 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ppt VIP
- 2025年租房合同范本(可直接打印)与租房合同范本(标准版) .pdf VIP
-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1 《单元写作小专题》.ppt VIP
- 道路白改黑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VIP
- 【新教材】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八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及进度表.pdf VIP
- 2025年医德医风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ZOOM声乐乐器H8 使用说明书 (Chinese)用户手册.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