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节盘前移 本文档共104页;当前第62页;编辑于星期二\11点14分 开口位 本文档共104页;当前第63页;编辑于星期二\11点14分 本文档共104页;当前第64页;编辑于星期二\11点14分 本文档共104页;当前第65页;编辑于星期二\11点14分 可复性盘前移位MRI表现 关节矢状面MRI闭口图像可见低信号的关节盘本体部影像位于髁状突横嵴的前方,关节盘双板区越过髁状突12点的位置,并可见关节盘双板区和后带之间的界限较正常图象模糊。 开口位图像显示关节盘-髁状突位置关系恢复正常。可见关节盘形态无明显异常。 本文档共104页;当前第66页;编辑于星期二\11点14分 本文档共104页;当前第67页;编辑于星期二\11点14分 (2)不可复性盘前移位 临床上较常见,表现为髁状突运动受限。 造影片影像为: 在侧位体层闭口位上,关节盘本体部明显位于髁状突横嵴的前方,比可复性盘前移位更为明显。 开口时,关节盘不能恢复正常位置,仍处于前移位状态,并常伴有髁状突运动受限,造影开口位上可见前上隐窝造影剂不能完全回到后上隐窝,并常见盘发生变形,类似一肿块压迫造影剂的影像。 本文档共104页;当前第68页;编辑于星期二\11点14分 本文档共104页;当前第69页;编辑于星期二\11点14分 本文档共104页;当前第70页;编辑于星期二\11点14分 不可复性盘前移位MRI表现 矢状面MRI闭口位图像显示低信号的关节盘本体部明显移位于髁状突的前方,关节盘双板区影像明显拉长,并移位于髁状突前方。连续不同程度开口位图象显示关节盘双板区逐渐拉伸、变直,但关节盘本体部仍位于髁状突的前方,不能复位,并发现明显变形。 本文档共104页;当前第71页;编辑于星期二\11点14分 本文档共104页;当前第72页;编辑于星期二\11点14分 本文档共104页;当前第73页;编辑于星期二\11点14分 (4)前后位体层片 可见造影充满上腔,呈圆弧形,内侧造影剂多于外侧。造影剂与髁状突之间低密度阴影主要为关节盘所占据,外侧较窄,中部及内侧较宽。 本文档共104页;当前第30页;编辑于星期二\11点14分 本文档共104页;当前第31页;编辑于星期二\11点14分 2、关节下腔正常碘水造影图像 闭口位片可见髁突表面为造影剂覆盖。髁突前方造影剂所显示的影像为关节下腔的前下隐窝,髁突后方造影剂所显示的影像为关节下腔的后下隐窝。髁突凸面处造影剂甚薄。关节窝底与造影剂上缘之间的空隙为关节盘占据。 本文档共104页;当前第32页;编辑于星期二\11点14分 本文档共104页;当前第33页;编辑于星期二\11点14分 开口时,造影剂随髁突的向前运动自前下隐窝流入后下隐窝,使后下隐窝的形状类似半个形状。 大开口时,前上隐窝造影剂基本消失,而流入后下隐窝。在造影剂与髁突密质骨之间常可见一低密度、均匀的线状影像,为髁突表面软骨覆盖的影像。 本文档共104页;当前第34页;编辑于星期二\11点14分 本文档共104页;当前第35页;编辑于星期二\11点14分 第一节、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病因病理]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一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的疾病的总称。精神心理因素与牙合因素为本病两个主要致病因素。 本文档共104页;当前第36页;编辑于星期二\11点14分 [诊断分类] 第I类:咀嚼肌紊乱疾病,包括 1、肌筋膜炎 2、肌炎 3、肌痉挛 4、不能分类的局部性肌痛 5、肌纤维变性挛缩 本文档共104页;当前第37页;编辑于星期二\11点14分 第II类:结构紊乱疾病,包括 1、可复性盘前移位 2、不可复性盘前移位 3、其他类型的关节盘移位 结构紊乱类各种疾病中均可伴有关节囊松弛、扩张、关节盘附着松弛或撕脱等 第III类:炎性疾病,包括滑膜炎和关节囊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情况。 本文档共104页;当前第38页;编辑于星期二\11点14分 第IV类:骨关节病 分为原发性骨关节病和继发性骨关节病两类。分期: I期:髁状突密质骨模糊不清、消失或出现小凹陷缺损。 II期:髁状突骨质出现广泛破坏。 III期:髁状突骨质破坏灶减少,并出现修复征象。 IV期:髁状突变短小,前斜面明显磨平、囊性变,并形成完整的、新的密质骨板,常伴有关节结节磨平及关节窝变浅平宽大等。I~IV期均可发生关节盘穿孔,III、IV期可有骨赘形成。 本文档共104页;当前第39页;编辑于星期二\11点14分 [临床表现]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颞下颌关节最常见的疾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多见,女性多于男性。主要临床表现有: 1、疼痛,可表现为咀嚼肌疼痛、髁后区疼痛及关节外侧或关节深部的疼痛,常在咀嚼时加重。 2、关节内弹响或杂音,即在关节运动时出现不同时期的关节清脆弹响或磨檫音。 3、开口度及开口型异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