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幼
儿
攻
击
性
行
为
分
析
的
成
因
及
纠
正
措
施
目 录
TOC \o 1-3 \h \z \u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概念界定与研究意义 2
(一)概念界定 2
(二)研究意义 2
二、分类及危害 3
(一)攻击性行为的分类 3
(二)攻击性行为的危害 3
三、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 3
(一)自身因素 4
(二)家庭因素 4
(三)幼儿园环境设置 5
(四)大众传媒 5
四、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解决措施 5
(一)家庭方面 5
(二)幼儿园方面 6
五、结论 8
参考文献 8
PAGE 8
幼儿攻击性行为分析的成因及纠正措施
[摘要] 幼儿在人的一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最迅速、最基础的时期。当今社会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越发普遍,青少年犯罪追溯到其婴幼时期,就已有攻击性行为。而攻击性行为对幼儿自身以及社会性发展有着极大的消极作用。会造成社交困难。婴幼时期的攻击性较容易被家长忽视,等幼儿长大成为青少年,攻击性行为难以改变。所以及早发现并有效采取措施纠正行为,是当今社会和家长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分别从家庭、幼儿园和社会三大生活环境下对幼儿形成攻击性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对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预防措施以及矫正方法做出有效的阐述。运用合适的教养方式、融洽的家庭氛围、引导幼儿合理抒发情绪。从根本杜绝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幼儿 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是幼儿行为问题之一,它包括肢体上的攻击行动、语言攻击行为和情感攻击行为。在不满足自身欲望时,对对方实行咬、打、推等行为。攻击性行为十分不利于幼儿心理及身体健康的发展。让幼儿处于心理焦虑的状态,并会让受攻击幼儿出现不同程度的伤害,在幼儿时期不及时制止攻击性行为,日后将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社会秩序、民族素质等。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在国外已经有了深入研究,在国内攻击性行为的研究较为零散,并没有系统化的总结归纳攻击性行为的矫正策略以及方法。对于攻击性行为还需要深入的探讨及研究。本文以杭州市的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为例,谈谈对于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措施,具有实际性和可操作性。为预防和抑制攻击性行为的加剧,对攻击性行为原因做出简要的分析,并针对攻击性行为出现的原因从“幼儿园”、“家庭”两大方面提出方法对策。
概念界定与研究意义
(一)概念界定
所谓攻击性行为,又称侵犯行为(aggressivebehavior),它包括肢体上的攻击行动、语言攻击行为和情感攻击行为。
肢体上的攻击行动是指个体采取的使他人受损失或不舒服的行为,包括殴打、侮辱、抢夺和损坏他人财物等霸道行为。李长岷,刘邦惠:《 200名在园幼儿的亲善行为和侵犯行为发展研究》它是出自言语或者是身体上,对动物或是人受伤伤害的行为。它可以包括抓、咬、掐、打、踢、骂、毁坏等的攻击,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
李长岷,刘邦惠:《 200名在园幼儿的亲善行为和侵犯行为发展研究》
情感攻击行为是通过有意地疏远等冷落对方,这也属于攻击性行为,是对方受到情感上的攻击等。情感攻击性行为表现有表情上的鄙视的眼神、皱眉头、嗤之以鼻等表情。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攻击性行为是对不满情绪的一种宣泄方式。攻击性行为对幼儿的成长带来一定程度的伤害和潜在的危害,影响他们完整人格的成长,特别是给他们的性格的扭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带来不利的影响。及早发现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并有效采取措施纠正行为,是当今社会和家长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研究意义
由于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具有如此的危害,本文将对其产生的原因展开探讨,并针对引起幼儿攻击性行为出现的原因提出一些措施来控制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及发展,如让幼儿在游戏中成长、锻炼幼儿的交往技能、讲究科学的家庭教育以及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等来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深化对攻击性行为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提供启示,有助于帮助家长及社会正确认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为他们防备出现并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启示,为人们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等。
我们发现,家长和教师面对幼儿攻击性行为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但一些家长、教师采取的方法并不恰当,当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时,家长和教师表现出来的责备、惩罚并不能根本性的解决这一行为。本文以杭州市的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为例,谈谈对于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措施,具有实际性和可操作性。分别从家庭、幼儿园和社会三大与幼儿密切联系的生活环境下对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预防措施以及矫正方法做出有效的阐述。从幼儿角度出发,帮助幼儿正确认知攻击性行为,运用合适的教养方式、融洽的家庭氛围、引导幼儿合理抒发情绪。从根本杜绝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分类及危害
(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食材配送服务方案(食材通用方案).docx VIP
- TCECS1424-2023 健康照明设计标准.pdf VIP
- 2024年200MW-400MWh电化学储能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中国球团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正常人体解剖学期末复习资料 正常人体解剖学 模拟试卷(三).doc VIP
-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构件生产》课件——设备选型与构件生产区布置.pptx VIP
- 《城镇污水厂MBR扩容提标原位改造技术规程》.pdf VIP
- 云河钢琴谱钢琴简谱数字谱钢琴双手简谱.docx VIP
- 食堂食材配送服务食材安全保证措施食材配送标准方案.pdf VIP
- SY∕T 5677-2019 钻井液用滤纸.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