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的国际事件及其对我国的影响.docxVIP

食品安全的国际事件及其对我国的影响.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食品安全的国际事件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食品安全是与人们健康密切相关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同时也与经济和人民生活的福利密切相关。食品安全之所以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密切和广泛关注与近5~6年来国际上食品安全恶性事件连续不断发生不无相关。继二恶英和大肠埃希菌O157∶H7 后, 又出现了牛海绵状脑病 (疯牛病) 等影响食品安全的全球性重大事件。其中, 有的病种引起众多消费者急性发病乃至死亡, 如20世纪90年代中期大肠埃希菌O157∶H7在日本引起近万人食物中毒;有的病种引起的病例虽然不多, 但病死率高、社会影响大, 如疯牛病引起人克-雅病;也有的化学污染物 (如二恶英、农药和兽药残留的污染等) 造成广泛的食品污染, 对人体健康具有长期和严重的潜在危害。当前国际食品贸易纠纷中的主要争端问题大多与食品安全有关, 如欧盟与美国和加拿大的激素牛肉案, 澳大利亚与加拿大关于鲑鱼寄生虫感染案。这些进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 争端解决机制的案例造成争端双方在资源、经济和名誉方面的重大损失, 乃至威胁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各国间的贸易往来日益增加, 食品安全已没有国界, 世界上某一地区的食品安全问题很可能会波及全球。上述国际事件不可避免地对我国食品安全带来巨大影响。这也是我国“入世”所面临的挑战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 在基本解决食品“量”的安全 (food security) 的同时, 食品“质”的安全 (food safety) 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农业和食品工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并在某种程度上约束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在分析我国食品安全中存在的问题时, 首先必须对现状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应该认为我国目前食品卫生总体情况是好的。我国2002年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指出, 特别是1995年《食品卫生法》实施以来, 总的食品合格率逐年上升, 食物中毒发生次数和人数呈下降趋势, 食品卫生的总体状况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 由于受主客观多种因素的影响,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食品污染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仍是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 一、 对食源性疾病的控制效果尚不完全 我国致病性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现状表明, 由肠道致病菌 (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肠埃希菌O157∶H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伤寒沙门菌、霍乱弧菌、痢疾杆菌等) 污染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以及疾病散发是直接造成人体健康损害的主要食源性危害。无论是发达国家 (由于食品生产规模大, 交叉污染难以控制) 或发展中国家 (食品生产的卫生条件差) 均系如此, 而且不是短期内可以得到根本控制的。如美国, 每年有7 000多万人次发生食源性疾病, 经费损失达3 500亿美元。应该指出, 世界卫生组织 (WHO) 所指的食源性疾病既包括集体发生的, 也包括散在发生的。而我国目前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所掌握的仅仅是集体发生的食物中毒, 对散发的食源性疾病并无严格的报告制度。此外, 我国对于病毒和寄生虫性的食源性疾病目前尚未开展工作。根据WHO估计, 发达国家食源性疾病的漏报率在90%以上, 而发展中国家则为95%以上。以此推论, 我国目前掌握的食物中毒数据仅为实际发生的食源性疾病的“冰山一角”。而存在如此高的漏报率, 除了管理上的问题外, 致病微生物 (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 的检测和追查传染源手段的限制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提高控制致病微生物引起食源性疾病的技术水平, 在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WHO的大力推动下, 国际上十分重视开展某些主要致病微生物 (沙门菌、大肠埃希菌O157∶H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定量危险性评估, 要求估算出通过某种食品 (肉、乳等) 摄入多少个某种致病菌就可能对某一性别、年龄组的人引起食源性疾病。这方面的工作在我国刚刚起步, 与国际水平有相当差距。 二、 甲胺磷污染蔬菜 蔬菜、水果和粮食中农药残留超标以及动物性食品 (肉、禽、蛋、乳) 中兽药残留超标, 主要是由于在生产源头对农药和兽药的使用不遵守政府法规和标准所致。其典型例子是在猪饲料中非法添加克伦特罗 (瘦肉精) , 以致造成多起人群因食猪肉而中毒的事件。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超标是当前农药残留中的突出问题。甲胺磷是政府禁止在蔬菜、水果中使用的高毒农药, 然而,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 “大陆毒菜运港”造成香港居民急性中毒事件平息后, 每年在大陆范围内仍不断发生甲胺磷污染蔬菜而造成急性中毒的案例。1990年总膳食研究发现在4个大区的蔬菜混合样品中有3个检出甲胺磷, 在4个大区的水果混合样品中也检出甲胺磷。关于有机氯农药 (六六六、DDT) , 虽然我国已在80年代中

文档评论(0)

186****787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