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登鹳雀楼二年级语文上册
作者介绍壹
壹作者介绍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他写西北风光的诗篇颇具特色,大气磅礴,意境开阔,热情洋溢,韵调优美,朗朗上口,广为传颂。其诗用词十分朴实,然造境极为深远,令人裹身诗中,回味无穷。为盛唐边塞诗人之一。
壹创作背景 该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这首诗是作者三十五岁时写下的。
课文导读贰
贰课文导读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zhǐ)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清代诗评家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
贰课文导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 鹳 雀 楼【唐】王之涣
贰教?学?分?析译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字词解释叁
叁字词解释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白日:太阳。依:依傍。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注释】
叁字词解释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穷:尽,使达到极点。千里目:眼界宽阔。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注释】
总结全文肆
肆总结全文小结:这首诗写的是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的景物和产生的想法,描绘了祖国雄伟壮丽的山河。练习:根据诗意说出诗句。
肆总结全文 · 练习2、半晚的太阳靠着连绵起伏的山渐渐落下去。1、滔滔的黄河水向大海流去。3、要想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4、再登上一层楼。
拓展延伸伍
伍拓展延伸1、默写《登鹳雀楼》2、搜集王之涣的《凉州词》,试着背下来。3、请同学说说这首诗主要想表达什么?
感 谢 观 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6 《金色的草地》(课件).pptx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质量检测1-4单元(试题).docx
-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苏科版2.3按需选用数字设备(课件).pptx
- 川教版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3.2侦测太空垃圾(课件).pptx
- 人音版 音乐六年级上册第一课 芬芳茉莉 大单元设计(课件).pptx
-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3《海底世界》(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7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 麻雀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3 花钟(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5.2 圆的周长 同步练习.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