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武则天形象:以武则天、崔融、杜甫诗为例.docVIP

唐诗中的武则天形象:以武则天、崔融、杜甫诗为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诗中的武则天形象:以武则天、崔融、杜甫诗为例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帝王,其形象具有特殊性。武则天不只是大唐的皇后,亦是大周的开国皇帝。历史有载的武则天名字为武曌,是武则天后期自己命名而得,“则天”为其逝后尊号。武则天14岁进入唐太宗的宫廷,得才人位份,赐号“媚娘”。因徐贤妃聪慧过人,十分得宠,入宫十二年间武则天一直在才人位份徘徊,后结识李治。唐太宗驾崩后,后宫大多数没有为太宗诞下子嗣的妃嫔按规矩到感业寺削发为尼,为太宗守节,武则天亦然。彼时高宗李治的王皇后与萧淑妃间的争宠水深火热,王皇后试图利用武则天的花容月貌来转移唐高宗对萧淑妃的宠爱,使人传话与武则天,命武则天暗中蓄发,后期创造机会回宫瓜分高宗对萧淑妃的厚宠。回宫后武则天获高宗盛宠,晋为妃位,封号“宸”,第二年育子李弘,武则天被提为昭仪。永徽六年被立为皇后,后逢唐高宗李治罹患头痛症,无力独自处理政务,武则天开始协助李治处理政务。唐高宗病逝后,李显登上皇位,史称唐中宗,武则天被尊为皇太后。从此拉开了武则天临朝称制的序幕。嗣圣元年,武则天权欲膨胀,不满于临朝称制,废中宗皇位,贬李显为庐陵王,将李旦推上皇位。武则天真正意义上地站在了大唐权利的最高点。睿宗文明元年,武则天自称帝,改国号为周,后人称其朝为“武周”。神龙元年,宰相张柬之发动政变,推翻武则天所创大周,助李显重登帝座。唐中宗尊武则天为“则天大圣皇帝”,历史复归大唐。同年武则天逝于上阳宫,年八十二。后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武则天逝后与唐高宗同葬一墓,立无字碑。作为历史上的传奇人物,武则天的故事层出不穷,诗人亦将武则天写入诗中,本文试以武则天、杜甫、崔融诗为例,探讨唐诗中的武则天形象。 一.武则天诗中的自我形象:思妇、孝后、知人善任的帝王 回顾中国历史,载入史册的皇帝数量可观,但其性别为男性。儒家思想为主流的古代中国,对女性的要求实际上比对男性更为苛刻,民风开放的唐朝亦然。可是武则天却突破一众男性当权者,在其中划出独属女性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浓墨重彩。武则天形象可谓复杂,“武则天是政治家而兼文学家,她的一生事业,大足为五千年来沉埋的女性一吐愤气。”[1]武则天不仅在政治上有较高的政治嗅觉,更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据《全唐诗》记录,武则天所作之诗有四十八首,卷五录有四十七首,卷二十七录有一首。纵观其诗,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折射出来的形象可大致分为三类:用情至深的思妇形象、孝感天地的皇后形象、知人善任的帝王形象。 武则天诗歌中思妇形象的典型代表为《如意娘》。大部分人认为《如意娘》一诗是武则天处感业寺时写给李治的情诗。相传武则天在太宗后期病重期间与当时还是太子的李治建立感情,《如意娘》一诗则在武则天入感业寺后重新唤起李治对武则天的感情。 《如意娘》全诗共四句,计二十八字。该诗抒写武则天在感业寺时的相思离愁:“看朱成碧思纷纷,支离憔悴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看朱成碧”四字极妙,思君至魂不守舍,竟将窗外的朵朵鲜艳的赤红的花错作潇潇绿叶。“看朱成碧思纷纷”一方面写出了武则天在感业寺生活的空虚,深感美好时光的消逝无法挽回,红颜薄命,昔日的欢乐已成过去,如今只有无尽的孤独和透骨的思念为伴。另一方面则抒写了武则天对唐高宗李治的思念之深。是何等思念方会将“朱”与“碧”这两种具有强烈对比意味的颜色在迷离中错认?此处相思深似海。窗外红花渐渐枯败凋零,枝头仅剩片片绿叶。岁月在花开花落的轮回里徒徒消耗,思绪纷乱,因想念我的挚爱从而日渐憔悴。倘若你对我因思念你而流下的泪水存有疑惑,便来开箱看看我石榴裙上的斑斑泪痕点点泪迹。全诗弥漫着前途莫测、怅惘无依之感,深刻地写出了武则天在感业寺时对前路的迷茫。在此迷茫与孤独间,心口满是对爱人的思念,进一步抒发了武则天的入骨思念之情。 武则天被唐高宗李治册立为皇后之后,虽贵为一国之后,但因出身与她曾侍奉太宗的身份,令武则天在时人眼中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后。为了树立合格的皇后形象,巩固皇后之位,武则天需要洗却人们眼中固有的、自己曾经的形象,重塑自己的皇后形象。唐人好诗文,武则天从诗作入手,在《从驾幸少林寺并序》诗中,将自己的形象塑造成了一位孝感天地的皇后。 陪銮游禁苑,侍赏出兰闱。云偃攒峰盖,霞低插浪旗。日宫疏涧户,月殿启岩扉。金轮转金地,香阁曳香衣。铎吟轻吹发,幡摇薄雾霏。昔遇焚芝火,山红连野飞。花台无半影,莲塔有全辉。实赖能仁力,攸资善世威。慈缘兴福绪,于此罄归依。风枝不可静,泣血竟何追。 《从驾幸少林寺并序》作为一首悼亡诗,诗的前半部分张扬皇家威严,随即过渡到少林寺曾被林火烧毁的历史,进而联想到自己的母亲曾经出资重修少林寺,见寺思母,由眼前的少林寺回忆起亡母的音容笑貌,表现了武则天对母亲的深刻思念:“风枝不可静,泣血竟何追。”此句直击人心,成功塑造了武则天至孝的皇后形象。 在武则天的诗作中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