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2510-2018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规范.docx

DB51T 2510-2018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规范.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01.120 A 00 DB51 四 川 省 地 方 标 准 DB51/T 2510—2018 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规范 2018 - 07 - 23 发布 2018 - 08 - 01 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I DB51/T 2510—2018 目 次 前 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工作人员 2 5 设施设备 2 6 接待和入站服务 2 7 生活服务 3 8 寻亲服务 3 9 医疗服务 3 10 托养(照料)服务 3 11 离站服务 4 12 其他服务 5 13 安全与应急 5 14 档案管理 5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不予救助通知书 6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救助登记表 7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机构托养协议书 8 附录 D(资料性附录) 托养登记表 10 附录 E(资料性附录) 自行离站声明书 11 附录 F(资料性附录) 在站服务及离站登记表 12 II DB51/T 2510—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四川省民政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民政厅、四川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伟、周涛、赵雪影、易晓霞、朱利民、张洁、陈亮。 1 DB51/T 2510—2018 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术语和定义、工作人员、设施设备、接待和 入站服务、生活服务、寻亲服务、医疗服务、托养(照料) 服务、离站服务、其他服务、安全与应急和 档案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与服务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3245-2009 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基本术语 GB/T 28223-2011 救助管理站服务 GB/T 28224-2011 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服务 MZ/T 060-2015 流浪乞讨人员机构托养工作指南 《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档案管理办法》 民发(2014)228号 3 术语和定义 GB/T 23245-200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流浪乞讨人员 以流浪、乞讨方式度日的生活无着人员。 3.2 特殊困难受助人员 受助人员中没有自主返乡能力的残疾人、未成年人和其他行动不便者。 3.3 机构内照料 利用救助管理机构现有场所、设施设备, 引进专业护理机构在救助管理机构内设定专门区域对救助 对象提供生活照料服务的救助模式。 3.4 机构托养 救助管理机构委托其他机构,请其照料长期滞留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模式。 2 DB51/T 2510—2018 3.5 受托机构 经一定程序接受救助管理机构委托,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照料服务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和其他社会组织。 4 工作人员 4.1 人员配备 应配备行政管理、专业技术和工勤技能人员。 4.2 职业资质 4.2.1 行政管理人员宜具备大专以上学历。 4.2.2 财会、医生等专业技术人员应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4.2.3 驾驶员、炊事员等技能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从业资格。 4.2.4 其他工作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4.3 服务要求 4.3.1 接待受助人员应言语文明,态度友善。 4.3.2 工作人员上岗应统一着装、佩戴工作标识。 4.3.3 应有 24 小时值班人员进行实时救助服务和电话语音服务。 4.4 培训 4.4.1 培训内容 对工作人员应开展以下方面的培训: a) 相关法律法规; b) 救助管理的规章制度; c) 公共行政管理能力; d) 专业知识与业务技能; e) 职业道德。 4.4.2 培训方式 应包括以下方面: a) 集中培训; b) 考察、交流。 5 设施设备 救助管理机构的设施设备应符合GB/T 28223-2011第3章的要求和GB/T 28224-2011第3章的要求。 6 接待和入站服务 3 DB51/T 2510—2018 6.1 为求助人员开通 24 小时救助服务热线,热线服务相关记录保存期限应不低于 3 个月。 6.2 对来

文档评论(0)

std3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