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劳动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施
摘要: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关键性内容。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实施劳动教育,不仅是对知行合一教学理念的落实,更是学科育人价值的体现,让学生认识到,能够拥有今天幸福的生活都是劳动人民双手创造出来的,树立劳动光荣的价值观,传承勤劳、节俭、奉献的精神。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劳动教育;知行合一;教学策略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劳动教育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对于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理念,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有着重要意义。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知行合一”教育理念的落实。劳动教育不同于其他知识教学,劳动本身就是实践的过程也就是“行”;在劳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增长劳动知识、掌握劳动技能这就是“知”。知行合一才能让学生的劳动学习更加有效,同时知行合一也是劳动教育发挥其功效的基础。
一、依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劳动实践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当中有很多关于培养学生劳动品质的内容,每一年级均有涉及,如从家务劳动到班级值日,从个人卫生到环保志愿者,从城市创建到美丽乡村……教师可以联系这些内容,展开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多去参加实践劳作,让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体会劳动的价值。劳动教育不仅仅是课堂上的“空谈”,更是要落实到行动当中。例如在教学四年级“这些事我来做”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课堂当中展开劳动实践教学。首先教师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了解家务劳动,引导学生树立家务劳动积极的态度。然后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展开一些劳动技能教学,让学生在课堂当中进行实践,例如让学生们在课堂当中模拟教材中“夏丛艳日记”中的背水环节,模拟之后引发讨论:为什么同样是四年级的小伙伴,却要在放学之后在崎岖的山路上把近百斤的水背回家?通过模拟及讨论,学生的劳动意识及家庭责任感增强了,也找到了劳动行为的榜样。最后布置实践作业——家务劳动一月记录表,将课内所学向课外延伸,在家庭生活中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通过引导学生实际参与到劳动当中去,让学生体会劳动的价值,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彰显劳动智慧,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教师在指导学生劳动实践过程中可以通过劳动技巧的教学,彰显劳动的智慧,激发学生的劳动实践参与兴趣。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中,可以将一些劳动的技巧传授给学生。拿扫地来说,扫室内与扫室外的方法就是不一样的。扫室内因地面光滑、杂物较少,可以单手持扫帚很快就清扫干净了;但扫室外,因面积较大、杂物较多,用单手扫没多久就感觉累了。此时,教师告诉学生其实劳动人民早就在实践过程中总结了一些技巧,如扫地的时候两只手握住扫把,一只手握在扫把柄远端稍微靠下的地方,另外一只手隔上小臂长度的距离握住扫把,扫地的时候协调两个手臂的用力,这样扫地会更加轻松;在扫地姿势上,根据自己的身高找到合适的角度,这样不容易疲劳。再有教师可以拿擦玻璃举例,擦玻璃的时候如果不按一定顺序擦拭,总会有“痕迹”残留,如果按照从上到下的“之”字形轨迹进行擦拭,就能够一次性擦干净玻璃而且没有残留。通过这些劳动技巧的教学,让学生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智慧,让学生“跃跃欲试”参与劳动实践,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的观念。
三、开展劳动活动,体验劳动特有乐趣
劳动使人快乐,不只是因为在劳动过程中的成就感能够让人愉悦,还是因为劳动本身就附带一定的体力消耗,相当在一定程度上进了体育锻炼,科学实验证明适当的体育运动有调节人情绪,减轻心理压力的作用。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参加集体性质的劳动活动,利用集体劳作的氛围,引动学生积极参与,在集体活动中学会互相配合,团结协作。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我们整洁的教室”集体清扫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分组协同劳动,擦玻璃、擦桌子、扫地、拖地等等。在学生集体劳作的时候,教师也参与其中,一方面起到一个表率的作用,带动集体的积极劳动氛围,另一方面在劳动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劳动技巧进行指导,让学生掌握更加高效快捷的劳动技能,体验劳动特有乐趣,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
四、构建家校合力,深化劳动教育功效
在劳动教育当中,家庭教育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毕竟家庭当中的劳动环境是学生接触劳动最多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农务劳动逐渐已经脱离了学生的生活视线,这不仅是劳动教育的一大缺失,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种遗憾。很多学生连基本的农作物都分不清,不知道当地农作物的播种和收获季节,非常常见的西红柿、黄瓜、辣椒,根本就不知道怎样长出来的。劳动知识的缺乏,就不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节约粮食的教育也会如空中楼阁起不到很好的作用。农务劳动的缺失,也会让学生不能够直接体会到劳动对于国家、社会以及个人生存发展的重要价值,使得价值教育如萍在水没有根基。在四下第三单元“美好生活哪里来”教学之后,就可以实施家校联合教学,形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