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大《作物栽培学》总论-第1章.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㈡ 作物生长模拟研究及其应用 作物生长模拟:就是通过对作物生育和产量数据加以理论概括和数据抽象,找出作物生育动态及其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动态模型,然后在计算机上模拟作物在给定的环境下整个生育期的生长状况,借以指导生产。 目前,已经推出了水稻、小麦、棉花、油菜、大豆等的模拟模型或专家系统。 3 ㈢ 智能控制系统在作物栽培上的应用 智能控制系统:即用于驱动自主智能机器,无需人工操作即可实现作业目标的系统; 智能机器+控制系统=机器人; 国外已应用于播种、间苗、产品分级、灌溉等方面。我国需加强研究。 2 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与新材料技术是新的科技革命的技术支撑。展望未来,作物栽培科技发展的重点也在于这些方面 利用生物技术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改善产品品质等; 信息技术在作物栽培上的应用已经在前面提到,是大有可为的; 新材料技术同样大有用场,如生产可降解农用薄膜,又如生产纳米材料的包膜肥料等 。 1 思考题 1、怎样理解“可持续农业”? 2、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产生及解决途径? 3、怎样看待小学课本删去“我国地大物博”字样? 4、我国古代作物栽培的特点和经验在现代作物生产上的适用性。 THE END * Ⅱ. 北部高原小杂粮甜菜区 范围:包括内蒙古包头以东地区、辽宁西部朝阳、铁岭地区和阜新等11个县,冀、晋、陕西北部,甘肃中东部、青海东部和宁夏南部,共275个县、旗、市,总耕地占全国14.4%。 二级区:Ⅱ1. 内蒙古北部区;Ⅱ2. 长城沿线区;Ⅱ3. 黄土高原区。 特点:日照充足,温度日较差大。为一年一熟旱地农业,以旱粮为主,为我国旱地农业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农牧交替、生产条件较差的地区。 35 Ⅱ. 北部高原小杂粮甜菜区 主要作物:果树生产活力大,果品质优;甜菜面积与产量居全国第三;其他主要作物:亚麻籽、向日葵等。 发展方向:应逐步以牧林为主,农林牧全面发展,努力抓好粮食生产,不断提高粮食自给水平;积极发展经济作物和果树生产,将本区建设成为全国甜菜、亚麻籽、向日葵和干鲜果品生产基地。 34 Ⅲ. 黄淮海棉麦油烟果区 范围:长城以南,太行山以东,渭北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包括京、津、鲁全境,冀、豫大部,苏、皖淮河以北区域,山西南部和关中平原,共456个县、市,总耕地占全国25.6%。 二级区:Ⅲ1. 燕山太行山山麓平原区;Ⅲ2. 冀、鲁、豫低洼平原区;Ⅲ3. 黄淮平原区;Ⅲ4. 山东丘陵区;Ⅲ5. 汾渭谷地豫西平原区 。 特点:水浇地以一年二熟为主,旱地则以两年三熟为主;旱、涝、碱、薄是本区种植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33 Ⅲ. 黄淮海棉麦油烟果区 主要作物:本区的玉米、甘蔗、大豆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冬小麦、棉花、花生、芝麻产量占全国1/2左右,为我国粮、棉、油、烟、果集中产区。 发展方向:应在保持粮食总产稳定增长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经营,重点调整和发展棉花、油料等经济作物,逐步建设成为粮、棉、油、烟、麻、果、菜等综合发展的重要基地。 32 Ⅳ. 长江中下游稻棉油桑茶区 范围: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南方丘陵山地以北,西接鄂西山地,东临东海,地跨上海、安徽、江苏、湖北大部,浙江、江西、湖南3省北部的太湖、鄱阳湖豫洞庭湖平原,共243个县、市。 二级区:Ⅳ1. 长江下游平原区;Ⅳ2. 鄂、豫、皖丘陵山地区;Ⅳ3. 长江中游平原区。 特点:地少人多,劳力充裕,集约化水平高;平原地区洪、涝、渍害严重,一些低洼稻田土壤次生潜育化加重。 31 Ⅳ. 长江中下游稻棉油桑茶区 主要作物:我国粮、棉、油、麻、丝、茶等重要产地,稻谷、棉花、油菜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占全国1/3左右,麻类作物面积占全国18%,总产占30%左右。 发展方向:应继续发挥各种作物单产较高和商品率高的优势,稳定粮、棉、油菜面积,发展花生、芝麻,继续发挥作为全国商品粮、棉、麻的基地的作用;在巩固蚕桑、茶叶老产区的同时,在适宜区内发展新的蚕桑、茶叶产区。 30 Ⅴ. 南方丘陵双季稻茶柑橘区 范围:本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区以南,华南地区以北,雪峰山脉以东至东海之滨,包括湘、浙、赣、闽4省大部,皖南、鄂东南、粤北、桂东北区,共297个县、市。 二级区:Ⅴ1. 江南丘陵区;Ⅴ2. 南岭山地丘陵区 。 特点:耕地以水田为主,粮食生产以双季稻为主,双季稻面积占水田面积的73%;丘陵山地面积大。 29 Ⅴ. 南方丘陵双季稻茶柑橘区 主要作物:水稻、木本经济作物(茶叶、油茶、柑橘等)。 发展方向:今后应抓紧粮食生产,在粮食自给有余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多种经营,选建一批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加速粮、茶、橘、烟草、油菜、苎麻等名优产品的生产。 28 Ⅵ. 华南双季稻热带作物甘蔗区 范围:本区包括福建南部,广东中部和南部,广西、云南南部及台湾省,共191个县、市(不包括台湾省)。 二级区:Ⅵ1.

文档评论(0)

778899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