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池子与河流(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docxVIP

8池子与河流(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8*池子与河流 (略读课文)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的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中池子与河流对待生活和人生不同的态度。 .结合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理解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中池子与河流对待生活和人生不同的态度。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理解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课时]加 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图片导入。 出示课件:池子和河流的图片 教师口述:同学们,你们一定见过池子和河流吧,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区别呢?你是喜欢池子 还是河流呢?(学生交流自己对池子、河流的认识)。有一个池子和一条河流是邻居,它们之 间会发生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池子与河流》中去看看吧!(板书 池子与河流) 二介绍作者 克雷洛夫(1769—1844),俄国著名的寓言家、作家,他的代表作有:《大炮和风帆》《剃刀》 《受宠的象》等。他是与伊索、拉封丹齐名的寓言作家。 三初读课文 .自由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在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认读生字。 霸滔(tao)涯(ya)妇(f。)碌(lu)遵(zun )循(xdn)尊(zUn)验(y。n) 3,理解词语的意思。 B 蜿蜒:(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滔滔:形容大水滚滚。 生涯: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 遵循:遵照。 应验:(预言、预感)和后来发生的事实相符。 源源不断:连续不断的样子。 忙忙碌碌:形容事务繁杂、辛辛苦苦的样子。 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 奔流不息:水流奔腾而不停止,也形容事物永不停息。 4.1体感知:这是一篇用诗的形式写的寓言故事,在池子与河流的对话中展示了两种对待生活和 人生不同的态度,从而讽刺了池子的懒惰与不思进取,赞美了河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四品读释疑 思考:品读关键语句,分析池子和河流在生活中各代表什么样的人,说说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 们什么道理。 学生1: “你总是滚滚滔滔!亲爱的姐姐,你难道不会疲劳? ”通过池子的疑问写出了河流总是 滚滚滔滔的特点。 学生2: “你一会儿背着沉重的货船,一会儿驮着长串的木筏,还有小划子啊小船,简直数也 数不完。”写河流忙碌的生活。(板书河流负重前行) 学生3: “你几时才能抛开这样的生涯? 5也子自己觉得“河流”的生活太累,负重太多,而且必可流”时时 都要背着沉重的货船、木筏、小船等,不能享受平静安逸的生活。 学生4: “这一切其实都是空的。”这是池子的观点,它认为出名不重要,认为河流拥有的一切 都是空的。 学生5: “可是,我安闲地躺在柔软的泥土里,像贵妇人躺在鸭绒垫上一样。”“我只在睡梦中 推究哲理。”说明池子生活的安逸、闲散以及池子的不思进取。(板书池子 贪图安逸不思进 取) 学生6: “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这个自然规律,难道你已经忘掉? ”写水要流动了才能够保 持清洁,也就是说流水不腐——激荡变化、充满挑战的生活才能让水的生命力更加顽强!这也 间接表明河流觉得不能满足于现状,水应该一直流动着才行。(板书河流永不满足) 学生7: “也许,我将永远奔流不息;可你早被遗忘,不再有人提起。”“河流至今长流不断, 而可怜的池子却一年年淤塞......”将河流的奔流不息与池子的淤塞直至枯干进行对比,揭示出“只有 抛开安逸,才能永葆生机”的道理。(板书奔流不息完全枯干) 教师提示:你赞同谁的观点? 预设:我赞同河流的观点。因为人类也是如此,人也要勤劳才能有收获,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 的东西。 预设:我也赞同河流的观点,因为“才能不利用就要衰退,它会逐渐磨灭“,而懒惰只能使人一 无所为,一无所有。 小结:“河流”代表勤奋的人,“池子”代表懒惰的人。课文在池子的懒惰、安于现状直至最后完 全枯干与河流的勤劳付出、奔流不息,从而得到尊重的对比中,讽刺了池子的懒惰与不思进取, 赞美了河流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态度。这则寓言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人不可荒废年华,应 当正确认识自己,积极进取,勤劳上进,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同时也告诉我们,不能只贪 图享受眼前的舒适与安逸,而应拥有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五课堂小结 这篇寓言诗让我们懂得了只贪图享受眼前的舒适与安逸,只会停滞不前,人应当正确认识自 己,积极进取,真正去理解生命的意义,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成功之处:让学生了解了文中池子和河流各自的观点,明辨是非,理解了诗歌蕴含的道理。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以 学生自读自学为主,充分发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不足之处:教学中要留给学生更多朗读和交流的时间,关注池子和河流的语言,结合实际 生活经验,体会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进而明确诗的寓意。在教学中可以穿插一些小练笔,如 仿写或

文档评论(0)

scj11221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03112234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