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碧行旅的历程.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碧行旅的历程 只有在黑暗中,房间才能感觉到。我以为世界有多大, 总想一直的走下去;但原来一个人的脚步只有脚步那么大;无论我走得有多远, 我带着的还是我自己的脚步。 ——黄碧云《沉默·喑哑·微小》 一 新《规定》 香港作家黄碧云 (一九六一—) 个人的行旅经验不算浅, 自八十年代步入文坛开始, 黄碧云的作品就与她个人的行旅踪迹密切相关, 甚至此一旅程至今仍在进行中1。她的首部短篇小说结集《其后》 (一九九四) 甫出版即引来论者的注意, 其中较早期的两篇评论不约而同提到小说中人物的“飘泊感”以及以异地作为背景的特色2。诚然黄碧云的《其后》与《温柔与暴烈》 (一九九五) 两部小说集的异地背景与人物行旅情节之频繁, 很难为读者所错过。单以上述两部小说为例, 其中所涉城市包括法国巴黎、荷兰阿姆斯特丹、英国伯明翰、美国纽约、日本别府、北京、广州、台湾、孟加拉国达卡、越南西贡, 当然还有香港。不过论者对此一行旅飘泊和地域特色的评价不能算高, 郭恩慈在《〈其后〉的刻意人物》中认为“在异国的时空中, 小说人物可以依照她/他们的方式来生活, 用有异于家乡的方式去接触生、老、病、死。黄碧云笔下的人物也不例外, 借助在异国的陌生空间中, 她/他们都十分刻意地去寻取一种不平衡的生活。”3颜纯钩则认为《其后》与《温柔与暴烈》“虽然从地域上看是满世界跑, 视野似乎比任何一个香港作家都开阔, 从时间上看也忘不了当代的种种重大历史事件, 但时空的延展并没有进入人物的灵魂”4。要言之, 黄碧云这两部早期作品在两位论者眼中失诸“刻意”和表面化。重读其中片段, 的确发现她的小说经常出现对异国城市本质主义式的理解, 例如《花城说》写巴黎:“或许在巴黎, 一切都会自由愉快一些”, “欧洲天气, 永远的寒冷与阴雨, 把人的性情也磨练得决绝些。”5《爱在纽约》又写纽约道:“我想, 在这变幻多端的城市, 一切都会狠毒些。”6在这些相近的句式中, 我们看到地域的决定论, 以及人物对地域预设的单向理解。然而这一系列作品的地域元素果真只为了让小说有一个“愉快些”、“决绝些”或“狠毒些”的背景, 让主人公可以“寻取一种不平衡的生活”吗?在这些发生于不同地域的故事中, 可有共通的意义模式?在相对简化的地域文化理解和公式化的旅程行进模式中, 又有何文类的意义, 并与日后行旅主题互相发明?以上问题不妨由黄碧云颇具代表性的一篇少作谈起:《怀乡——一个跳舞女子的尤滋里斯》。 二 黄江阴的行旅理想的写作背景 《怀乡——一个跳舞女子的尤滋里斯》 (一九八八) (以下简称《怀乡》) 是黄碧云以个人行旅为题材的最早一篇短篇小说7。 题目中的“尤滋里斯”即Ulysses, 小说初刊的时候有编者按语:“尤滋里斯 (Ulysses) 源出于古希腊诗人荷马的史诗《木马屠城记》, 是故事中的英雄。而英国作家乔伊思 (James Joyce) 也有同名的小说, 书中以运用‘意识流’的写作方法而闻名。”8无论是荷马的《奥德修纪》 (Odyssey) 或是乔伊思的《尤利西斯》 (Ulysses) , 是尤利西斯海上十年飘泊还是布卢姆在都柏林一天的活动, 黄碧云以Ulysses为题, 即见这篇小说与旅程 (voyage) 的重大关系。《奥德修纪》分为三部分, 包括第一部“帖雷马科”讲述尤利西斯独子帖雷马科寻问父亲下落;第二部“尤利西斯的漂泊”讲述尤利西斯海上归程中各种蒙难与试练;第三部“回家”讲述尤利西斯排除万难, 终与妻子团圆。寻问先辈之下落或生之根源, 羁旅漂泊, 然后踏上归程, 俨然成为黄碧云日后行旅书写的三部曲。 《怀乡》内容讲述二十六岁的陈玉放弃如日方中的舞蹈事业, 到陌生的阿姆斯特丹游历的经过。在水城中的风貌、教堂、艺术、以至路人之间, 叙述者开始回溯个人的事业与家庭的经历, 包括艺术事业的虚妄与不真实, 以及与母亲生前一段互相折磨的痛苦回忆, 继而得出生命如幻觉的感叹。黄碧云小说中一向对异国无事惊心, 历尽沧桑的叙事声音与《怀乡》中强化地域陌生感构成对照。荷兰成为一个让叙事者洗涤过去, 清白身心的地方9。小说刻意把旅游书般的资料与个人私密经验比照, 将陌生的风景与陈玉个人与母亲、情人以及舞蹈事业一再重复的命运交错呈现10。其中一次又一次击退母亲的阴影与象征童年梦魇的灵体, 与尤利西利在海上抵挡赛伦 (Siren) 歌声或风神等各种妖怪的情节可堪比拟。最后, 一切的骚动由母亲的死亡与阿姆斯特丹的随意和堕落总结: 大白正午, 强烈的阳光, 在世界的角落, 一个堕落无由的欧洲城市, 我不过是暂时的血肉之身……或许我会回去, 继续我的舞台事业, 而且比以前做得更好, 又或许我会继续我的旅程, 佛罗伦萨、伦敦、巴萨隆那……6 《怀乡》与同期以行旅的主人公为题材的小说大致不离这个行旅想象模式:“回叙—试练—顿悟

文档评论(0)

xcwwwww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