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pdf

教学反思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反思:在实践中反思 在反思中成长 教学反思 :在实践中反思 在反思中成长 教学 反思 :在实践中反思 在反思中成长 有句话说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 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我开悟。 苏州大学的朱永新教授曾经有一个引人关注 的举动,那就是开办 成功保险公司 ,内容是要求教师每天坚持写一千字左右的 教育随笔,记下一天的所见、所闻、所读、所思。10 年后,拿着 3650 篇去公司, 如果自己没有跻身成功者之列,可以获得 100倍的赔偿。对于朱教授的这一做法, 或许有些调侃的意味,但由此可见,教学反思对于一名教师,尤其是想要成为一 个优秀 教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 ,并以此来总结 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确立正确 、有效的教学 行为,促进专业化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 :教师的成 长=经验+反思 。如果教师只有教学经验而不加以反思,那么即使他有 20 年的教 学经验 ,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 20 次重复 ,不可能有大的长进。反之,如果多一 1 / 4 份反思,就多一份提高,就与优秀教师更接近一些。教师是一个非常容易产生职 业倦怠的职业,在日复一日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会感觉枯燥,工作盲目,激情减 退,而反思就是突破这种困境的重要方式之一。 因为在反思中,能不断发现自己 的问题,不断思考解决的措施,这样才能给自己的教学注入源源的活水。这样的 教学才会每天都有新鲜感,不断产生成就感,才能避免由于机械重复而产生的倦 怠。反思对于一名老教师尚且如此重要,对于一名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来说,其 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教学经验的缺乏,我们存在的问题还很多,需要提高的地 方还很多。只有在积累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反思,我们才能更好更快地成长。 那么如何反思自己的教学呢?我们可以从几下几方面入手: 一、成功的做法或想法 。 课堂教学中,青年教师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的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 智 慧的火花 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 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如果出现了课堂教与学的高潮,最好能详 细记录下学生的学习 活动、学生的精彩问答,作为第一手素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教学反思还 应侧重于自己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比如,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 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 ;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 板书;某些教学思想 2 / 4 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 教学方 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教师应立即记录下来,以备日后反思和揣摩。 二、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百密总有一疏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 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有利于迅速提高青年教师教学 水平。如问题情景的创设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习活动的组织是否有利于 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自主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合作讨论是否起到了效果 ? 有没有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浓厚 ?学生学 习效果是否好 ?等等。 三、学生的独到见解。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他们活跃的思想、独特的见解、精彩的问答、创新的 思维等等,都是源于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源于学生精神世界的独特感受,是 一种无比丰富的课程资源。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可 拓宽青年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 富教学的宝贵材料。 3 / 4 四、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更是教材的建设者和改进者。 因此,教师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时,可以 课后反思 中作为专题内容加以记录, 对教材中的内容可以适当予以调整、充实,甚至改进,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 认知特点,为教材的使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课程中和 谐的统一体,以有利于今后的教学工作 。 总之,通过坚持不懈的写好教

文档评论(0)

suxiaojuan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