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清照宋初创作活动述略
宋代著名的女作家李清照擅长诗歌、诗歌、通俗语言和写作。他是委婉的主人。李清照的词风清新流畅、明净自然, 后期作品更突破了婉约派视野较为狭小的局限, 把作品的领域拓展到对社会、政治的关切, 抒发了家国之思, 身世之慨, 有着深沉的文学意蕴。本文拟从其作品中的“愁绪”入手, 解读李清照的作品与人品。
一、 金人铁蹄下,犯忧患,忧患药物,最中
李清照生于名宦之家, 幼时博览群书, 少女时代便有诗名。婚后, 与丈夫赵明诚情趣相合, 感情深笃, 然而丈夫出仕在外, 饱尝相思之苦。后来金人铁蹄南下, 朝庭腐败无能, 割地称臣, 偏安江左, 丈夫又英年早逝。目睹国破家亡, 李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 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中度过晚年。她的作品满怀愁绪, 从开始的情愁, 到家破人亡的家愁, 再到江山沦陷的国愁, 这纷繁的愁绪伴随她一步步登上了文学的巅峰。
1. 种情感,两个“闲”
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 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以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为题材, 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她因赵明诚外出而作的相思怨别词, 更是情意深挚, 别具一格。如《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面对这样一个荷残席冷、万物萧疏的景象, 免不了触景生情, 其思夫之情更加萦绕胸怀, 内心之苦是不言而喻的。她之所以要“独上兰舟”, 正是想借泛舟以消愁, 不过, 李清照毕竟跟一般的女性不同, 她不把自己的这种愁苦归咎于对方的离别, 反而设想对方也会思念着自己。所以, 她宕开一笔, 写道: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谁”, 这里实际上是暗指赵明诚。作者这么写, 看似平淡, 实则体现了李清照夫妻感情的极其深厚、真挚。她渲染了一个月光照满楼头的美好夜景, 月已西斜, 足见她站立楼头已久, 这就表明了她思夫之情更深, 愁更极。
“花自飘零水自流”是李清照的感叹。这句话含义很深, 李清照既为自己的红颜易老而感慨, 更为丈夫不能和自己共享青春而让它白白地消逝而伤怀。这种复杂而微妙的感情, 正是从两个“自”字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就自然地引出来了, 俩人是同样互相思念着, 也同样因离别而苦恼着。这种独特的构思体现了李清照对赵明诚的无限钟情和充分信任, 体现了她开朗的性格, 与一般妇女的狭隘心胸不同。象李清照这样从两方面来写出相思之苦的, 极为鲜见。那么, 这种相思“闲愁”究竟达到了什么程度呢?“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就是答案。这种相思情是挥之不去的, 无法排遣的。这“闲愁”仿佛充满灵性, 执著而又顽皮, 令两个相爱的人时刻都在甜蜜地咀嚼。
又如《醉花阴》, 女词人在重阳佳节时, 倍感孤寂, 便以黄花自喻: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彻骨的爱恋, 痴痴的思念, 借秋风黄花表现得淋漓尽致。构思新颖, 意趣高雅, 不是一般怨词所能相比的。
2. 质量上的遵循
北宋末年, 金军南下, 失去丈夫的李清照带着沉重的金石与书籍开始了四处逃难的流亡生活。这段颠沛流离的日子为她的经历增添了凝重的色彩, 丰富了她的创作内容, 使其作品超越了闺情闲愁, 更富于历史和社会的深远意义。
大约是在避难温州时, 她写下这首《添字采桑子》: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 叶叶心心, 舒卷有余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 点滴霖霪。点滴霖霪, 愁损北人, 不惯起来听!
“北人”就是流浪之人, 是亡国之民, 李清照正是这其中的一个。中国历史上的异族入侵多是由北而南, 所以“北人”逃难就成了一种历史现象, 也成了一种文学现象。“愁损北人, 不惯起来听”, 我们听到了什么呢?听到了祖逖中流击水的呼喊, 听到了陆游“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的叹息, 听到了辛弃疾“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的无奈, 更又仿佛听到了“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悲凉的歌声。
1134年, 金人又一次南侵, 赵构又弃都再逃。李清照第二次流亡到了金华。国运维艰, 愁压心头。有人请她去游附近的双溪名胜, 她无心出游写下了著名的《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 许多愁。
国家支离破碎, 到处物是人非, 这愁岂止是一条船能载得动啊!这使我们想到杜甫在逃难中的诗句“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李清照这时的“愁”早已不是从前那些生离之愁、暂时之愁、个人之愁, 而是死别之愁、永恒之愁、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交织在一处之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500kv线路带电作业中zbv塔中相绝缘子的进电位.docx
- 9cr-1mo-v-nb-n钢厚壁管试制品与住友p91钢管的对比研究.docx
- 《串花》英译本比较研究.docx
- 《唐律》与《唐礼》新证.docx
- 《寻梦似水华》与《尤利西斯》中意识流的运用.docx
- 《尤利西斯》中意识流文学的艺术技巧.docx
- 《尤利西斯》中的民族意识与民族问题.docx
- 一例睾丸水肿患者的诊治.docx
- 一种快式高压容器顶盖密封结构设计.docx
- 一种聚丙烯酰胺胶dna显带方法的改进.docx
- 2025-2026学年高中英语人教新课标必修一-人教新课标200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2026学年小学劳动六年级北师大·深圳报业版《劳动实践指导手册》(主编:韩震)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2026学年小学劳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人教版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2026学年中职基础课-加工制造专题-高教版(2021)-(数学)-51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2026学年中职英语下册医护英语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2026学年小学艺术·音乐人音版简谱2024一年级上册-人音版(简谱)(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八年级上册(2020)闽教版(2020)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2026学年初中英语剑桥英语青少版第二版第一级-剑桥英语青少版第二版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三年级上册(2024)清华大学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电子工业版内蒙古五年级上册-电子工业版(内蒙古)教学设计合集.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