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地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docxVIP

内蒙古新地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蒙古新地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内蒙古大青山-色尔腾山带的新古代色尔腾山群绿岩与古元古代花岗岩是典型的花岗岩-绿化带。绿岩区内金化探异常明显, 金矿 (化) 点星罗棋布。近年来随地勘工作的深入, 陆续发现了新地沟、油篓沟、卯独庆、哈拉沁等金矿, 初步评价表明其资源量达大型规模。已有的资料显示该地区的金矿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显示出层控特点, 属太古宙绿岩带型金矿。虽然矿床品位一般较低, 但规模大, 宽十几米至数十米, 长数百米 (或更大) , 可选性好, 具重要的经济意义。在色尔腾山群建群的色尔腾山地区, 其岩性组合、变质变形特征与大青山地区可以对比, 而且化探异常、矿化特征及近年的调查结果也显示了较好的找矿前景。 1 色尔腾山金矿床成矿地质背景 内蒙古大青山-色尔腾山地区大面积分布的新太古界色尔腾山群绿岩带主要分布于包头市北色尔腾山和呼和浩特市北大青山地区, 大体上呈北西西向和近东西向展布。与古元古代侵入岩共同组成花岗-绿岩带 (图1) 。区域上色尔腾山群绿岩带分布于乌拉山群、集宁群组成的古陆块周边。大青山地区的色尔腾山群原称二道洼群, 根据近年1∶5万区调1综合对比研究成果和同位素年龄将其厘定为新太古代色尔腾山群。该群的建造特征, 属裂谷环境的火山-沉积组合, 代表古陆核边部的增生块体。色尔腾山群以各类浅色片岩、绿片岩为主, 夹大理岩、石英岩。变形复杂, 糜棱岩化较普遍。群内常呈岩片状, 互相叠置, 彼此以韧性剪切带分隔。与中太古界乌拉山群为不整合接触, 与密切相伴的花岗岩地体为侵入接触关系, 被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不整合覆盖。 目前在大青山地区色尔腾山群柳树沟岩组内, 已发现新地沟、油篓沟、卯独庆、哈拉沁等金矿床, 含矿层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矿化常限于某一区段某个层位的少数几种岩性, 如绿泥绢云石英片岩、绿泥绢云片岩等;二是多数矿化位于大理岩或石英岩的上下层位, 以新地沟、油篓沟金矿最为典型。赋矿岩层为色尔腾山群柳树沟岩组绿片岩, 色尔腾山群逆冲于上石炭统栓马桩组砂砾岩之上。赋矿岩石为绿泥绢云石英片岩、绢云石英片岩, 其原岩为中酸性火山岩, 具糜棱岩化。矿化呈层状近东西向展布, 宽25~70m, 断续长约4km。金矿体赋存在糜棱岩化绿泥绢云石英片岩、绢云石英片岩内, 薄层大理岩为顶板或底版。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 与容矿围岩呈渐变过渡关系, 依据化验结果区分矿层。矿层严格受韧性剪切带控制, 其产状与糜棱片理产状一致, 形态随岩层片理产状变化而变化。矿化蚀变以褐铁矿化、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为主, 次为绿泥石化, 碳酸盐化、钾化等。金矿化主要与强硅化、黄铁矿化有关。据王守光等对新地沟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 矿床形成于中温 (220~320℃) 、中等深度 (2.8~3.8km) , 压力降低流体发生相分离的条件下;主成矿阶段矿液属低盐度 (为1.2~3.5wt% (NaCl) ) 的Cl--Na+-K+型溶液;矿石中石英的包裹体成分比值特点及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特征表明, 成矿流体具深部来源特征, 矿床硫同位素组成接近陨石值, 属深源硫, 矿石铅亦具深源特征, 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壳深部或上地幔与下地壳之过渡带, 上述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亦与绿岩型金矿床特征相近。 由于是近年新发现的金矿床、工作程度较低, 对其成矿年代至今未做过研究。为此, 本文选取新地沟金矿区出露的含金石英细脉浸染状矿石, 进行了40Ar/39Ar法同位素年龄测定, 以探讨其成矿时代。 2 单矿物与矿物的制备 用于测年的石英样品采自于新地沟矿区露天主采场的含金石英细脉状矿石, 样品号为XD2TW1, 该样品呈细脉状分布于长英质糜棱岩型矿石中, 石英脉呈乳白色, 构造变形强烈, 沿其裂隙处可见少量细粒黄铁矿充填, 显微镜下可见石英发生了强烈的韧性变形, 粒度较粗, 单矿物易于挑纯。单矿物挑选由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单矿物分离室赵燕春完成, 挑选出的石英粒度为40~60目, 纯度大于99%。测试工作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40Ar/39Ar法定年实验室完成, 由桑海清进行40Ar/39Ar阶段加热法测试。样品用5%~10%硝酸浸泡半小时以除去矿物表面的杂质, 再用蒸馏水反复冲洗多遍, 并在80℃条件下烘干。本文样品做了10个阶段的40Ar/39Ar阶段加热析氩试验, 样品质量0.2978g, 照射参数为J=0.010863。数据处理及等时线年龄计算程序由40Ar/39Ar法定年实验室参照ISOPLOT程序 (ISOPLOT3.0) 软件进行改进的程序完成。质谱测定仪器为英国RGA-10气体质谱仪, 其余参数见桑海清等。测试结果见表1及图2、3。 340 等时线年龄与tp、ti值 该石英样品的年龄谱图呈较平坦型, 尤其在3~6阶段构成一条较平坦的谱

文档评论(0)

uyyyeuury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业文档制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