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后留法大学生的群体研究.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辛亥革命后留法大学生的群体研究 辛亥革命后,为了改变祖国贫穷的面貌,向西方先进国家学习,蔡元培、吴玉璋、吴志辉、李石曾等当时的开明人士,组织并动员年轻学生到法国学习进步的科学和技能。 1915年中国勤工俭学会在巴黎成立,留法学生不断增加。1916年中法双方达成协议,在巴黎成立了“华法教育会”,中方会长蔡元培先生,法方会长为巴黎大学欧乐教授。1919年在华乐教育会下设学生事务部,于巴黎华侨协社,统一管理勤工俭学会与勤工俭学中的一切事务。刘厚先生(四川省叙永县人)为学生事务部总干事。 1918年在重庆成立留法勤工俭学会重庆分会,及重庆留法预备学校,汪云松先生任分会长、学校董事长、校长等职。 1919年中国老一辈革命家陈毅、邓小平、聂荣臻等一大批赴法勤工俭学生,由上海乘“喜洋”轮经英伦敦抵法。至1920年四川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有315人,是全国留法学生最多的省份。 1920年秋,中国驻法国公使馆女官员郑毓秀女士应吴玉章先生之邀来川招收赴法勤工俭学学生。她系吴玉章先生留法同学,广东人氏,获法国法学博士学位。她热心培养中国青年,尤其是女青年。当时来川招收录取的第一批留法女学生有张振华、张雅南(兰)、李鸿鸣、潘惠春、朱一逊、朱一恂等6名。这6名女学生初出夔门,随郑女士去上海候船赴法。行前,孙中山先生及其夫人宋庆龄请郑女士到莫利哀路29号寓所午宴,郑毓秀带6个女士一同出席,孙中山先生及夫人宋庆龄都很高兴,殷切勉励她们勤苦学习,将来报效祖国。几日后,她们乘法国邮船——“菠多号”离开祖国,途经南海、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历月余才抵达法国马赛港。随后由郑毓秀带她们去郑在巴黎的寓所居住,并由她聘请一位法国马莉小姐教授法语。为了不走失或发生事故,她们像幼儿园里小孩一样,被管得很严,不准上街,成天学语言背诵字母、单词。经过短期努力,语言关总算基本过了。她们又住进修道院由修女继续教法文,为进一步学习先进知识和技能打下基础。 她们依据各自爱好和原望,选学不同的专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朱一逊,号志敏,四川省重庆人,在法选学妇产科专业。当年就读于巴黎大学,并在蒙巴顿产科医院勤工俭学多年。曾获医院颁发的金质奖章一枚,其上有“品学兼优朱一逊(法文)”字样。朱于1925年回国,曾在上海广慈医院、重庆仁爱堂医院任医师。1929年在重庆与西医汪代玺、王眉白等,共创重庆市医师公会。同年与友人欧阳淑女士创办重庆志淑产科医院。尔后她们及学生在北京、上海、重庆等地执医。朱1975年病逝于陕西咸阳。 朱一恂,是朱一逊的叔伯妹妹,在法学习法律。回国后曾在上海法院工作,1991年病逝于昆明。 李鸿鸣,在法攻读法律,回国后在重庆执教多年,曾任重庆市南崇玄塘庙的市立女中校长等职。 培雅南(兰),回国后曾在新加坡领事馆工作。 至于潘惠春,是四川巴县人,因其资料不详,故有的记述四川首批留法女学生的文章未把她列入。 张振华是四川隆昌人,其父张冕堂是留日学生,同盟会会员,在民国时曾任军长,贵州省代省长等职。张振华因抗拒包办婚姻,到法国后得不到家庭经济支持,她一直住在郑毓秀女士家里,一边自学一边帮郑做些家务。郑毓秀女士有一位干妈于格儒夫人是富有同情心的法国妇女,她见张振华好学、正直、求上进,就自愿每月资助张500法郎,供其上学,从未间断。张振华在法选学蚕桑专业,并在1930年取得博士学位,被巴斯德学院聘为研究员。1934年回国后,任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教授,四川省立女子职业学校校长等职。她于1956年任成都市人民政府参事至今,是四川首批留法女学生中唯一健在的百岁老人。 (本文承张振华长辈、成都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和叶长珍参事提供口头和文字资料,特致谢忱)

文档评论(0)

xl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