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讲近代中国社会的嬗变02
第三章从风雨中走向新生——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说说你对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代的印象?蒋氏独裁国共纷争日本侵华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时间序列(1927-1949)斗争合作斗争国共关系较快发展日益萎缩陷入绝境民族工业1927年国共十年对峙1945年1937年1949年全面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1931年1935年九一八侵占东北华北事变华北沦陷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日本侵华日本投降1946年和谈失败,内战爆发1934年开始长征1936年长征结束中共探索探索革命新道路工农武装割据重庆谈判打败国军建立新政权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 第一部分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阶段特征1、政治:(1)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中国1南京国民政府同武汉国民政府合并,接受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1927 宁汉合流234蒋介石领导继续北伐张作霖1928 二次北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服从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中国。1928 东北易帜1929—1930年新军阀混战各路国民党军阀起争执,先后爆发了蒋桂战争、蒋冯战争和中原大战,最终蒋介石取得胜利。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阶段特征1、政治:(2)建立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威权政治开始训政清党和反共特务机构党化教育国民党特务头子戴笠 蒋介石国民党部队中,大名鼎鼎的特务机关——“军统”,就是戴笠创建的。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阶段特征1、政治:(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外交——改订新约运动 从1928年6月起,国民政府大力宣传要摆脱不平等条约的束缚,并发起一场同列强“改订新约”的运动。这一运动主要集中于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两项。结果一定程度上实现关税自主关税税率有所提高部分收回国家主权没有改变半殖民地性质提升南京政府国家形象缓和国民的反帝情绪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阶段特征1、政治:(4)南京国民政府筹备对日作战● 七七事变开始前,国民党奉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那么,国民党是否进行了对日作战的准备? “决不能小看中国政府现在正在做的三件大事:整顿财政,整顿军备和新生活运动。特别是新生活运动,就是排日运动的结晶。”——日本官员阿部信行法币改革,中央掌控全国金融,国民经济建设,为抗战作了物质准备。在主要城市和交通要道修筑防御工事等。革除陋习、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国家意识。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阶段特征1、政治:(5)中共探索革命新道路——工农武装割据路线的提出和发展● 什么是“工农武装割据”?——包括三个部分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建立军队(红军),同国民党进行武装斗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打土豪,分田地,争取农民支持革命。政权建设: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江西瑞金)经济建设:发展农业生产和商品经济(对外经济交流)文化建设:发展文化教育,提高工农群众文化水平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总结经验,探索出这一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阶段特征1、政治:(5)中共探索革命新道路——工农武装割据路线的提出和发展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武装斗争是主要斗争形式,是进行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最有力的手段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核心,农民是坚定的同盟军,争取农民的支持才能巩固和扩大根据地。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阵地,是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基础和依托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有机的统一体● 什么是“工农武装割据”?——包括三个部分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阶段特征1、政治:(5)中共探索革命新道路——工农武装割据路线的提出和发展● 为什么要“工农武装割据”?必要性可能性吸收大革命失败的教训;革命阵营的分化和萎缩(国民党叛变革命、部分资产阶级动摇或者退出革命队伍);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如农村地区国民党力量比较薄弱)中共长期以来开展农民运动,获得农民支持,农民是同盟军。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阶段特征1、政治:(5)中共探索革命新道路——工农武装割据路线的提出和发展● “工农武装割据”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实践理论大革命失败、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失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成功创建、四次反围剿的胜利、革命形成燎原之势。毛泽东的著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为中国革命和“工农武装割据”奠定理论基础。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阶段特征1、政治:(5)中共探索革命新道路——工农武装割据路线的提出和发展● “工农武装割据”局面是如何结束的?12单击此处添加标题30年代以来,日本加紧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共对峙不再符合当时的实际。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特别是西安事变的发生,坚定了中国共产党放弃“工农武装割据”,走上联蒋抗日的道路。
(2020·全国Ⅱ卷·29)中国共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北京朝阳区初二(下)期末数学及答案.docx VIP
- 小王子英语剧本.docx
- 象与骑象人—读书笔记课件.pptx VIP
- 2023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前各地高三模考理解性默写汇编含答案.pdf VIP
- (高清版)B-T 19812.6-2022 塑料节水灌溉器材 第6部分:输水用聚乙烯(PE)管材.pdf VIP
- 拓展探究类试题-2024年中考数学必考题型(学生版).pdf VIP
- 2024年云南省昭通市小升初数学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 2025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英语Unit 4 Healthy food Part B Let’s learn 课件(共32张PPT).pptx VIP
- 2023年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招聘《机动车驾驶员》技师考试题库(含答案).pdf
- 2023温州中考科学卷(含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