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红树林动物之鸟类
鸟类
红树林区的生境多样性为鸟类(尤其是水鸟)的栖息、觅食和繁殖提供了所有要素。致密、幽静、少外界干扰的有林地是鸟类栖息和筑巢的理想场所。退潮时林外广阔的滩涂和丰富的底栖动物为鹭类、鸻鹬类等涉禽提供了觅食场所,而涨潮时的潮沟及林外浅水水域也是鸭类理想的觅食、休息场所。在红树林内还可以看到许多陆鸟,如白头鹎(Pycnonotussinensi)、暗绿绣眼(Zosteropsjaponica)、褐翅鸭鹃(Centropussinensi)等。
红树林区的鸟类包括水鸟和非水鸟,水鸟包括游禽和涉禽。我国红树林区的游禽有潜鸟、3秒、鹈鹏、军舰鸟、鸬鹚、鸭、雁、天鹅、鸥等类群,涉禽主要有鹭类、鸻鹬类和秧鸡类。非水鸟在红树林鸟类群落中也占有较大的比例,可分为攀禽、猛禽、陆禽和鸣禽。与一般的湿地相比,红树林区鸟类组成的重要特点是鸣禽种类丰富,特别是一些典型的林中鸟类。我国红树林区的雀形目鸟类特别丰富,香港米埔、深圳福田、海南东寨港和福建盐害红树林区分别记录到123、60、41和29种雀形目鸟类。
白鹡鸰丝光椋鸟
白鹡鸰
黄腹花蜜鸟
在红树林区常见的鹭类有白鹭(Egretlagarzetta、大白鹭(Egretlaalba)、夜鹭(NycticoraxnycticoraX、池鹭(ArdeolabacchuS、牛背鹭(ButulcusibiS等。大型的长腿涉禽,通常有长、直和外形似匕首的嘴,脚和颈部都很长,脚部裸露,这些特征让它们能在浅水中寻找食物。飞行时颈向后缩成S型,脚向后伸直。常见于鱼塘、溪流、海岸、沼泽和红树林等环境,繁殖季节时成群结队地在红树林中营巢。在退潮后的泥滩、红树林外围的基围鱼塘等地觅食。不同鹭类喜好的觅食生境也有所不同,白鹭和苍鹭(Ardeacinerea喜欢在泥滩上觅食,而池鹭和牛背鹭更喜欢在鱼塘区觅食。鹭类的食物广泛,主要有鱼类、两栖类、昆虫和底栖动物等。
“夫妻”枝头唱
“夫妻”枝头唱
红树林缘滩涂栖息的大白鹭和小白鹭
鸻鹬类也是红树林区常见的鸟类,环颈鸻(Charadriushiaticuia、黑腹滨鹬(Calidrisalpir。、红脚鹬(TringatotanuS、青脚鹬(T.nebularia、红胸滨鹬(Calidriscanutus)、翘嘴鹬(Xenuscinerea等是红树林区主要的鸻鹬类。环颈鸻、黑腹滨鹬、红脚鹬、青脚鹬是在红树林区越冬的冬候鸟,红胸滨鹬、翘嘴鹬则是在春秋季迁徙过境的旅鸟。鸻鹬类双脚细长适合软湿泥地的活动,在开阔的潮间带上,以小跑步的方式来觅食滩涂上的无脊椎动物如沙蚕、红虫、招潮蟹等。部分鹬科的嘴尖柔软且具触觉神经,能感应泥中蠕虫之类的活动。在涨潮时,鸻鹬类经常飞到附近的农田休息。
(左)黑腹滨鹬 (右)红胸滨鹬 (中)红脚鹬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