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火蚁调查报告.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红火蚁风险分析报告

1摘要

红火蚁是我国新传入的一种危险性有害生物。红火蚁可取食农林植物,破坏建筑物和农林基础设施,危及人类生命安全,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和人民的生命安全构成很大威胁。

通过对红火蚁的定性和半定量的风险分析,表明红火蚁将会危害我国的生态环境,影响林业生产,其风险评估值r=1.563,在我国属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应加强检疫管理,防止扩散蔓延。建议列入我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名单,建议有关省份把红火蚁份列入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补充名单进行管理。2背景

红火蚁solenopsisinvictaburen属昆虫纲insecta膜翅目hymenoptera蚁科formicidae家蚁亚科myrmicinae火家蚁属solenopsis,是杂食性土栖蚁类,可取食植物的种予、果实、幼芽、嫩茎与根系,严重影响植物的成长与收成;捕食土栖动物、破坏土壤微生态;叮咬家禽家畜,造成家畜的受伤与死亡;损坏灌溉系统,破坏户外和居家附近的电讯设施,对农林业和公共设施造成危害;攻击人类,危害公共卫生安全,是一种危害面广、危害程度严重的外来入侵性害虫。该虫可随植物、土壤、货物包装和运输工具等入侵,且繁殖迅速、适应力极强。自1999年入侵台湾以来,目前已扩散到香港、广东、广西和湖南等地,直接威协着当地生态环境、居民生命安全以及农田和电网等基础设施和城市建筑物等公共财产。

红火蚁在2005年1月27日被农业部列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和全国

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进行管理。广东省增城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3月9日2005年酋次从进口废纸中截获红火蚁。

红火蚁的严重危害性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多个国家的不同行业的相关网站上设立专题进行宣传,如美国农业部火蚁生物防治网、澳洲昆士兰火蚁网站、纽西兰农业与森林部火蚁官方网站、台湾红火蚁防治中心等。

3风险评估

3.1分布和管理

3.1.1分布情况

3.1.1.1国内分布情况

国内分布于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深圳市、珠海市、广州市、惠州市、佛山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湖南省张家界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

3.1.1.2国外分布情况

国外分布于巴西、巴拉圭、阿根廷、安提瓜和巴布达、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波多黎各、巴哈马群岛、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美属维尔京群岛、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

3.1.2目前采取的控制措施

目前,我国已采取了有力措施防止红火在国内的危害和传播蔓延。2005年1月27日被农业部列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和全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相有关省份已经出台(广东省)或正在制定防治应急预案。在其发生地,通过投放用饵剂毒杀和对目标蚁巢浸湿施药和热水浇灌等方法对其进行防治,以减少该虫带来的经济损失。

3.2扩散蔓延的可能性

3.2.1栖息地

红火蚁是杂食性土栖蚁类,可在水稻田、蔬菜、园、农舍、竹林以及城市的公园绿地、行道树、草地、铁轨、空地等处生存。根据取食习性可以推断该虫的栖息地很广。

3.2.2在全国的适生性、抗逆性和适应性分析

根据薛大勇等利用climex和garp生态位模型2种方法对红火蚁在我国的适生区进行预测显示,红火蚁在我国具有广泛的适生区,从海南到河北,从东部沿海到内陆,涉及诸多省、市、自治区。其中在我国东南部的广大地区均可能适生或造成危害,其自然扩散的北界可能达到山东、天津、河北南部和山西南部。climex和garp生态位模型2种方法预测结果见图1、2。

图1climex预测红火蚁在中国的分布(仿薛大勇等)

图2garp预测红火蚁在中国的分布(仿薛大勇等)

红火蚁为杂食性土栖蚁类,食物种类多,土栖隐蔽性高。因此,红火蚁可在人口密集的区域生存,如城市的公园绿地、行道树、草地、花园、校园以及高尔大球场等,也可在田、蔬菜园、竹林等地生存,还可在电子设备中大批滋生,如空调、交通信号机箱、供电仪表等,具有很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

3.2.3传播渠道

3.2.3.1自然传播

红火蚁靠迁飞进行自然传播。此外,红火蚁可以形成漂浮的蚁团存活数周,可随水流扩散。

3.2.3.2人为传播

红火蚁远距离传播主要通过受蚁巢污染的草皮、苗木、盆景等带有土壤的园艺篇二:红火蚁调查监测技术方案

红火蚁调查监测技术方案

一、鉴别特征(一)形态特征

红火蚁小型工蚁(工蚁)体长2.5?4.0mm。头、胸、触角及各足均棕红色,腹部常棕褐色,腹节间色略淡,腹部第2、3节腹背面中央常具有近圆形的淡色斑纹。头部略成方形,复眼细小,黑色,位于头部两侧上方,触角共10节,柄节(第2节)最长,但不达至头顶,鞭节端部2节膨大成棒状,常称锤节。额下方连接的唇基明显,两侧各有齿1个,唇基内缘中央具三角形小齿,齿端常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